用天眼發信號?天文學家:2023年用FAST發射人類文明信息

天空之城 2022/05/10 檢舉 我要評論

自從人類意識到地球渺小而宇宙廣闊后, 尋找外星文明就成了科學界始終在進行的一項事業,70多年來從官方到民間,都進行過無數努力。

比如美國于上世紀啟動的綠岸計劃,就是一個利用射電望遠鏡搜索外星文明信號的過程,這個計劃也是后來劉慈欣《三體》中紅岸基地的靈感來源,雖然后來綠岸計劃并未發現宇宙中的外星文明信號,但對射電天文學的進步還是作出了很大貢獻的。

后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射電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越來越多,天文學家手里的計算機資源都變得不夠用了,于是為了盡可能從海量的數據中分析出外星文明信號,一個被稱為[email protected]的計劃出現了。

該計劃旨在利用全球范圍內的空閑電腦進行數據分析,任何一位天文愛好者都能為尋找外星文明貢獻自己的力量。

但鮮為人知的是,除了被動接受和分析外星文明信號的[email protected]計劃外,天文學界其實還有一個主動聯系外星文明的計劃,那就是METI,即 「向外星智能發信號」

上世紀發射的先驅者和旅行者系列探測器,由于其都攜帶了包含地球位置信息的金屬板,所以也可以看作是METI計劃的一部分,但該計劃更多還是采用射電望遠鏡向外發射信號來實施的,比如1974年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發射的阿雷西博信息,就是一個包含了人類文明絕大部分特征和太陽系基本情況的該信息。

阿雷西博信息共有1,679個二進制數字,而且1,679這個數字只能由兩個質數相乘,因此只能把信息拆成73條橫行及23條直行,這是假設該信息的讀者會先將它排成一個長方形。如果把它排成23條橫行,它會變成白色雜訊,相反如果把它排成73條橫行,便可排出圖中的信息。

不過考慮到阿雷西博信息的發送目標是 2.5萬光年外的M13球狀星團,所以就算真有外星文明收到了信號并作出回應,至少也得5萬年后才能被地球接收到。

在阿雷西博信息發出近半個世紀后,目前有兩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正在計劃新的外星人通信嘗試,其中一條新信息將在2023年的某個時候從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也就是中國的FAST射電望遠鏡負責發送。

雖然FAST在建造之初只有接收信號而沒有發射信號的功能,但在FAST口徑達到500米的情況下, 額外加裝一個信號發射模塊的難度并不大,因此國際天文學家團隊才選中了FAST作為新的發射源。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將于2023年發射的信息被稱為「銀河燈塔」,其中包括質數和數學運算符,生命生物化學機理,人類形態,地球的位置和當前時間。

發射目標則選在了銀河系中心區域,因為那里距離地球只有2萬光年且存在大量球狀星團,數百億顆恒星保證了這條信息能覆蓋最多的潛在外星人的區域,雖然最快的回復也得等到4萬年后才能收到,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對于動輒幾萬光年的星系來說,每秒30萬公里的光速還是太慢了。

除了由FAST將于2023年發射的信息外, 還有一個信息將于2022年10月4日從英國發出,而且該信息的目標恒星距離地球只有39光年,如果外星文明收到信號并作出回應的話,最快78年后就能收到外星文明的信息。

但鮮有人思考的一個問題是

如果外星人回信息了,誰能代表地球說話呢?

這個問題往小了說是溝通的問題,往大了說關系到人類文明在宇宙中的首次雙向交流,而按照已故物理學家霍金生前的說法,人類其實是不該主動聯系外星人的,并且就算收到了外星文明信號也不能再回復。

因為霍金覺得人類文明的道德觀或者說善惡觀,并不一定適用于整個宇宙,人們以為的 「科技越發達的外星文明就越善良」很可能是錯的,因為誰也不知道一個與人類完全不同,距離地球幾萬甚至幾億光年的文明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它們的是非對錯與善惡觀念沒理由跟人類文明一樣,甚至它們可能都沒有道德觀或者說善惡觀。

所以說貿然在宇宙中暴露人類文明的位置可能并不是什麼好事, 畢竟沒人知道我們的宇宙現在是不是黑暗森林狀態,沒人知道在億萬光年外的宇宙深處生活著什麼樣的外星文明。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