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最后的名將:未能擒獲此人,朱元璋視為人生遺憾

天空之城 2022/05/08 檢舉 我要評論

從草根成為皇帝,按理說朱元璋的人生應該沒有什麼遺憾了,其實不然!朱元璋在總結自己的政/治生涯時,說出人生中的三大遺憾,「少傳國璽」、「元太子無音問」、「王保保未擒」。前兩項很好理解,一個是沒有傳國玉璽,另外就是元朝的太子沒有消息。那麼,這個王保保到底是何許人也,竟然讓朱元璋如此「牽掛」呢?

一、元末名將

王保保并非漢人,他的蒙古名字是擴廓帖木兒。王保保是蒙古伯也臺部人,他的祖先跟隨忽必烈入主中原,后定居于光州固始縣。王保保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父親賽因赤答忽在元朝官至翰林學士、太尉。王保保「生而敏悟,才器異常」,是在舅舅察罕帖木兒的家中長大,后來跟隨察罕帖木兒征戰沙場,屢建戰功。

1362年,察罕帖木兒被叛將田豐、王士誠所除,年輕的王保保被推舉為首領,元順帝也下旨加封其為中書平章政事,兼知河南山東等處行樞密院事、同知詹事院事,「一應軍馬,并聽節制」。之后,王保保攻打叛軍,「執豐、士誠,剖其心以祭察罕」。王保保「東取莒州,山東地悉定」。可是之后,王保保卷入了元朝內部的紛爭,未能率軍南下。

二、屢敗屢戰

就在元順帝與太子爆發權力之爭的時候,朱元璋派出的北伐大軍已經兵臨大都城下了。元順帝倉皇出逃,「擴廓入援不及,大都遂陷」。之后,湯和奉命率軍攻略山西,結果在韓店被王保保的軍隊擊敗。王保保乘勝「北出雁門,將由保安徑居庸以攻北平」。徐達采取了「圍魏救趙」的計策,率領明軍主力「乘虛搗太原」。

王保保率軍回援,結果部下有人叛變,當晚被明軍劫營,「擴廓倉卒以十八騎北走,明兵遂西入關」。之后,明軍又進軍關中,「元臣皆入于明,唯擴廓擁兵塞上,西北邊苦之」。洪武三年,朱元璋派徐達率領大軍「出西安,搗定西」。王保保聞訊率軍與徐達「戰于沈兒峪」,結果再度失敗,「盡亡其眾,獨與妻子數人北走,至黃河,得流木以渡」。

三、奇男子也

第二年,朱元璋再次派兵北征,「分道出塞取擴廓」。可是這次明軍沒有取勝,被王保保打得大敗,「損失者數萬人」。這時候,朱元璋想起了劉伯溫的話,「擴廓未可輕也」,于是停止了繼續北征行動,明軍由攻轉守,「命諸將嚴為之備,自是明兵希出塞矣」。洪武八年,王保保病去,「卒于哈剌那海之衙庭,其妻毛氏亦自經去」。

王保保雖然是明朝的敵人,可是朱元璋卻對他充滿了敬仰之情,多次派人前去招降,但都遭到了王保保的拒絕,「凡七致書,皆不答」。王保保越是拒絕,朱元璋就越是欣賞。后來,朱元璋大宴諸將,并問他們誰是「天下奇男子」,人們都說是常遇春。可是朱元璋笑道:「 遇春雖人杰,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參考資料:1.《明史》;2.《明史紀事本末》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