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唐代著名詩人 杜甫在郁郁不得志的時候,用一首 《詠跡·懷古》抒發了自己想要報效祖國,卻又處處不如意的憤懣心情。詩中提及的 「明妃」便是漢代有名的美人— 王昭君。這位千古絕色在主動要求和親以后,被皇帝陛下賞賜給 匈奴的首領做妻子。
她以一己之 身為漢朝與少數民族的和平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所描述的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中, 「落雁」指的就是這位遠嫁異國他鄉的偉大女子。現今社會,高科技的飛速發展令我們能做許多從前無法做到的事情。人們用電腦 還原了王昭君的容貌。圖片出來以后,有些人覺得她 長得一言難盡,而且看上去還有點 眼熟,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昭君出塞,皇帝后悔莫及
順著時光的長河回溯到 漢元帝元年,此時的漢朝王庭內迎來了一場至關重要的婚姻。 南匈奴首領呼韓邪親自帶隊來長安朝見偉大的皇帝陛下— 元帝劉奭。在進行完一系列的友好交流,還有上貢與賞賜以后。這位少數民族的首領又提出了一個要求—他請求漢元帝 下嫁一名公主作為他的妻子。
這個要求其實也不奇怪,畢竟在此之前漢朝已經 有數位公主下嫁少數民族。漢元帝在略作思索以后,便也同意了。所以也就下達了一個讓他日后想起里就后悔的命令,那就是 從宮女中選擇一名品行與容貌俱佳者封為公主,滿足呼韓邪的愿望。
各位看到這里可能會疑惑,這下嫁公主,嫁的難道不是皇室血脈嗎?其實還真的 不是,和親由高祖皇帝 劉邦開始。漢朝初年,劉邦征戰四方,于 白登大敗于匈奴王。最后派使者用大量的金銀珠寶 賄賂了匈奴王的王妻,才得以保住一條命。
在回到漢王朝的領地以后,驚魂未定的高祖皇帝決定做點什麼 緩和一下他和匈奴的關系。在經過一系列地思考以后,他決定 挑選一名宮女,把她 封為大公主嫁給匈奴王。
他的目的也很簡單—我把我的公主嫁給你,咱們都成為了一家人。既然都是自己人,你總不好意思再帶著一群長在草原的莽漢 搶我的地盤和東西了吧。
因為經過秦末的動蕩,漢朝剛建國的時候百姓流離失所,土地荒蕪, 國力十分的 虛弱。所以面對匈奴的 虎視眈眈,漢王庭只能用這種方法來緩和與敵人的緊張關系。 高祖、以及之后的惠帝、呂后、文景二弟及至漢武帝初期都奉行了這種政策。
至于為什麼選宮女出嫁呢?原因也很簡單:真正的公主 誰會愿意不遠萬里嫁到一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啊。尤其是匈奴的軍事力量雄厚,但是生活條件可謂是 簡陋到了極致。所以就選宮女冊封過后嫁過去,這樣一來和親的政/治 任務完成了,公主 不用遭罪了。宮女雖說是遠嫁,但是有了封號,過去就是王妻, 相比于以前仆人無數也挺好。
于是這個習俗就這樣延續到了元帝這里,他根據慣例下旨選人。在命令下達以后,有一位宮女 自愿報名參加這項活動,經過考核她的各種指標都十分 標準,于是負責這項差事的人把她報給了皇帝。
這位自告奮勇地美女就是 王昭君。關于她的姓名,目前有兩種說法: 《何奴傳》中稱為「王嬙字昭君」; 《后漢書》中的記載是「昭君字嬙」。她出生于 南郡秭歸縣平民之家,其父 王襄老來得女,寵愛異常。于建昭元年選入皇宮。
因為在初選的時候,人數眾多。所以朝廷就 派畫師將女孩的容貌畫下來,供皇帝 看畫選人。這時候諸位參選人員的生死問題就完全 掌握在畫師手里了,畢竟皇帝選后宮很大程度都是想選 漂亮的,而且選不上還回不去家 只能做宮女。
所以他們干脆立了 「行規」: 好處給到了就給你畫個精裝升級版,沒有好處就給你 畫丑點。王昭君就是因為沒有給當時的畫師 毛延壽好處,她的畫像就被添上了個 巨丑的痦子,直到她通過了成為王妻的考核。
和親的人選已經定下,余下的事情自然有相關的官員籌備,是以元帝直到王昭君 出塞的前一天才抽空召見了這位由他冊封的公主。剛一見面,元帝看著堂下款款而來的王昭君就 后悔了,如此美女在他的眼皮底下 沒有進入后宮,而且自己現在還要親自把人送走。
但是圣旨已下,絕無 更改的可能。元帝只能看著美人成為別人的妻子。 《后漢書·南匈奴傳》記載了當時的情景: 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匈奴。《世說新語》一書中也有相關記載。
王昭君就這樣帶著王庭給予的嫁妝,遠赴他鄉與匈奴王結親。她與 呼韓邪生活了 三年,育有 一子。在呼韓邪去世以后,昭君曾 上奏欲回國,但是因為她在這三年里為兩國友誼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皇帝陛下讓她遵從少數民族的習俗,嫁給呼韓邪的兒子 復株累若鞮。昭君遵從了皇帝的旨意,與第二任丈夫一起生活了 十一年, 育有二女。并在第二任丈夫病去兩年后也離去了。
王昭君嫁去匈奴以后,用她陪嫁中的書籍 教化少數民族,交給他們中原的 禮儀文化;用陪嫁中的種子教會匈奴人 種植,使他們免于饑餓;交給他們生活中的各種 技術…匈奴的人都十分 尊敬她。在她出嫁的 50至60年里,南匈奴再未與漢朝 有過戰爭,這其中固然有漢朝強盛的緣故,但是也有王昭君的努力。
王昭君亡故后,匈奴人以 最高的禮儀厚葬了這位來自千里之外的王妻。
科技發達的今天有人用電腦還原了這位先人的容貌,有很多人覺得這樣的長相不過如此。復原后的圖片顯示,昭君的臉略微圓潤、整體膚色康健、鼻梁挺拔、丹唇微朱 ,整體的氣質比較蓬勃富有朝氣。以現在瓜子臉的標準來看,這似乎是個稚氣未脫的元氣少女,很像我們生活中的 女同學或者 熟識的小妹妹,和美女一詞有些許不搭。
但是每個時代的 審美都是不一樣的,漢代史書上卻有記載皇帝沉迷于她的美貌,唐朝的審美也和現今社會大不相同,或許 以漢朝的標準看,王昭君確實是為國色天香的美女。
結語
一背井離鄉一生只為換取國家的和平,無論王昭君的樣子有沒有現今人們想象的那麼美,她都 足以與中國四大美人的其他三位并列,更足以接受 萬世的敬仰。 王昭君的愛國情懷永遠值得我們以及我們的后代用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