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發現蘇妲己墓,揭開其本來面目,原來我們冤枉了她幾千年

天空之城 2022/05/24 檢舉 我要評論

元代著名文學家王冕曾著詩《讀史》云: 「耿耿青燈照青史,坐看興廢眼前來。亡秦未必非胡亥,滅趙終然是郭開。三國英雄由將相,六朝人物只嬰孩。商之孫子寧無論,妲己端端是禍胎。」

詩人略帶諷刺的說,無論商朝的子孫有什麼過錯,大家都覺得肯定是因為蘇妲己是個禍害,所以商朝才滅亡的。

史書中常常將某個王朝顛覆的原因歸結為某個貌美的妖妃蠱惑了皇上,可是事實果真如此麼?

遺址出土 重見天日

大概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時候,河南省淇縣發現了一處不起眼的墓地,經過漫長的挖掘,人們驚奇的發現,這竟然是一座年代十分久遠的城市遺址,它,就是大名鼎鼎的 商朝都城遺址

這座遺址中出土了無數龜甲與獸骨,上面刻劃著卜辭與商朝文字,這些遺物都成為我國考古學中的珍貴證物,對探究我國古代史極為重要。

在發掘的過程中,人們發現這座遺址里非但有數不盡的翔實資料,還有幾座人們感興趣的墓地,那就是紂王墓與妲己墓。

當然,人們對此感興趣必然不是因為這是一位皇帝和一位妃子的墓地,而是因為這是一位末代帝王和他那傳聞中禍國殃民的妖妃的墓地。

紂王走后,被安葬在了朝歌城外,相比于后代其他年代的帝王墓冢,紂王墓略顯寒酸和簡陋,當然,這是因為當時生產力和科技水平不夠發達所導致的。

更令人驚奇的是,盡管在傳聞中紂王對蘇妲己寵愛無度, 然而蘇妲己卻并未與紂王合葬,甚至她的墓地比紂王的墓地小得多,也寒酸得多。

并且, 在這個墓群里不只有紂王和蘇妲己,還有紂王的王后姜王后。種種跡象表明,在歷史里,紂王可能并不如傳聞中的那樣專寵蘇妲己,因為她不理朝政乃至于亡國更是子虛烏有。

盡管有這樣一座聞名遐邇的墓地,當地村民卻對此并沒有多大的熱情,據說也沒有多少人專程來此祭奠。

畢竟,人們愿意祭奠一位平定天下的英豪,愿意祭拜一位寧4不屈的純臣,誰愿意去祭拜傳聞中一位昏庸無度的王和他的妖妃呢?

不過,整座遺址中出土的大量龜甲對于考古人員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寶貝,憑借這些龜甲,歷史學家看見了一個不一樣的故事。

正史野史 眾說紛紜

商紂王名曰帝辛,繼承了父親帝乙的王位后,大興土木,建造了朝歌王朝。

史書中記載,朝歌這座城市,雛形源于武丁大帝,之后的王上遷都城于殷,等到紂王即位后,對殷都的規模不甚滿意,于是擴大和建造王都,并且在朝歌修筑別館。

有詩云:「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諸侯朝靈山。」以此可見這座城市有多麼的富麗堂皇。而在生產力極為不發達的古代建造出這樣一座城市,商紂王有多勞民傷財也可想而知了。

傳聞紂王在位時 不但大興土木,還加重了賦稅,嚴格了祭祀制度,并且重用嚴刑峻法,甚至創造出了炮烙之刑這樣匪夷所思的懲罰。他還好大喜功,多次發兵討伐周邊城市。

而蘇妲己就是他討伐征戰的戰利品。

蘇妲己作為一個在史書里留有濃墨重彩篇章的女人,卻沒有人知道她的生卒年。

她是有蘇氏部落的一個少女,商紂王派兵攻打有蘇氏,有蘇氏對此自然無力抵擋,即將面臨亡國。部落首領為了保住自己和臣民的性命,上供了牛羊、馬匹和美人。

在封神演義中,這位美人蘇妲己是狐貍精變的,她本就領取了女媧的命令下凡來滅亡商朝。被上供給商紂王之后,立刻誘惑得紂王愛上了她。

在一些神話故事中以及演義中,紂王不但放過了她的族人,還對她言聽計從,從此紂王不早朝,從前勇武的王上逐漸變得昏庸起來,開始大肆殘害忠良、壓榨百姓、揮霍無度。

傳聞他建造了用酒灌溉的池子,用肉組成的林子,在里面和自己的妃子享樂,而這都與蘇妲己不無關系。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麼?

撥開云霧 一片冰心

結合歷史中記載的一些信息和朝歌遺址中的資料,其實拼湊出來的是另一個全然不同的故事。

首先,盡管紂王確實是一個對百姓極為不負責任的荒淫無度的王,然而他絕不是一個愚蠢的王,相反,他 不但天資聰穎、口若懸河,還十分英勇,力大無比。

他的一些政策和制度上的調整也未必是真的胡作非為,而是別有深意。只是他的行為并沒能挽救商朝,甚至因為他性格上的缺點而加劇的亡國的步伐。

再者,人們都一廂情愿的認為是蘇妲己迷惑了商紂王,使得他昏庸無度起來。

然而,且不說蘇妲己被獻給紂王的時候年齡才多小,單就說紂王這樣一個喜歡享樂,建造酒池肉林、身邊美女如云的人,會有可能去只寵愛一個人麼?

想必對于他來說,一個女人的價值甚至不如一壇美酒來得珍貴,女人在他心里大抵只是玩物罷了,更不要說對一個女人言聽計從,為了她不理朝政大興土木。

他做這些荒唐的事情,必然是因為他自己想做,而不是為了哪個女人。

而反過來從蘇妲己的角度來看,作為戰敗國被進攻的女子,她是毫無地位和尊嚴所言的,想要活命就只能依靠商紂王,甚至得比別人更加竭盡全力的討好他,才能為自己和自己的族人謀得一線生機。

至于做一個賢明的妃子這更是一條絕路,上一個想要勸誡紂王勤政愛民的妃子已經沒了,那個女子的父親甚至還是朝中重臣,也因為女兒的牽連而被紂王除掉了。

妲己溫順的聽從商紂王的一切安排,身不由己的陪著他,看著他越發荒唐,后世竟因此而將所有的過錯全都放到她身上,這實在是滑稽。

想必當年那個戰戰兢兢夾縫求生的蘇妲己聽到了后世竟然如此評判自己,也覺得啼笑皆非吧。

五代時期花蕊夫人作詩諷刺:「十四萬人齊卸甲,更無一人是男兒。」無論歷史上的哪個朝代,重權在握調度八方的都是男人,什麼都做不了的女人卻總來當那個罪魁禍首,真是荒唐至極。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