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 人類對世界的了解越來越清楚,現在我們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在地球上生存著很多生物,有海洋生物,有兩棲生物,有微生物和陸地生物等等,在眾多生物中,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類從誕生以后就開始不斷的探索世界的奧秘,經過這麼多年的探索,人類已經對宇宙有了一定的認知。
現代科學認為,我們的宇宙誕生于138億年,在138億年前,有一顆奇點發生了爆炸,奇點是一個質量無限大,能量無限大,熱量無限大,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點。
這個點爆炸以后,宇宙快速地向四周膨脹,經過138億年的時間,宇宙才膨脹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科學家認為,宇宙中的天體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誕生的。
比如說我們看到的恒星,行星,彗星,小行星等等,這些天體都是宇宙中的天體,而地球就是一顆行星,不過地球這顆行星和其它行星最大的區別在于,地球誕生了生命,目前人類還沒有在其它行星上面發現有生命存在。
科學家認為,地球之所以能夠誕生生命,是因為地球滿足了生命誕生的三個基本條件,這三個基本條件分別是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和豐富的水資源,除了這些基本條件之外,還有強大的磁場,厚厚的大氣層等等,科學家認為,如果一顆行星能夠滿足這三個基本條件,那麼這顆行星誕生生命的可能性就很大。
如果這顆行星不具備這些條件,那麼這顆行星誕生生命的可能性就非常小。為了探索外星生命和宇宙的奧秘,科學家們也做了很多努力,曾經在45年前,科學家向太陽系外發射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
發射這個探測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它飛出太陽系,探索太陽系之外的奧秘,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并沒有飛出太陽系,科學家通過計算得出,按照旅行者1號探測器的飛行速度,想要完全飛出太陽系至少還需要上萬年的時間,對于人類來說,上萬年的時間太漫長了。
人類的壽命只有短短的幾十年,所以人類目前根本無法飛出太陽系,而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的一個小星系,銀河系的范圍達到了20萬光年,相當于光速飛行20萬年的時間。
不少科學家認為,在銀河系中應該存在很多生命,而地球只是其中一顆生命行星,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得出,在銀河系中大約有1000億顆恒星,400多億顆行星,在這麼多行星中,一定有很多行星誕生了生命并且這些行星大多處于銀河系的中心區域,而我們地球處于銀河系的貧瘠區域。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會產生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地球處于銀河系的貧瘠區域?目前太陽系的位置距離銀河系中心大約有26000光年,太陽系處于銀河系獵戶座旋臂的邊緣位置。
這就類似于我們的市區和郊區,銀河系的中心區域就是市區,而太陽系所在的位置就是郊區,可能很多人看到這里會說,銀河系的范圍有20萬光年,而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只有26000光年,為什麼太陽系會成為銀河系的貧瘠區域呢?
其實銀河系中天體的數量分別是不均勻的,大部分天體都處于銀河系的中心區域,只有少部分的天體處于銀河系的邊緣位置,而太陽系距離銀河系中心區域還非常遙遠,在太陽系的周圍恒星數量并不多,所以太陽系處于銀河系的貧瘠區域。
那麼為什麼科學家認為大部分外星生命都處于銀河系的中心位置呢?科學家認為,任何一種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都需要足夠的資源,拿我們的地球來說,在地球上有非常多的資源,不過這些資源都是最低級的資源。
目前這些資源還能夠滿足人類的需要,但是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對資源的需求會越來越大,這些資源都是地球上不可再生資源,而且它們提供的能量也是有限的,如果人類文明能夠達到2級文明,人類就需要利用更加強大的能源,比如說利用恒星的資源。
科學家認為,高級文明會制造出一種戴森球,這種物質能夠將整個恒星都包裹起來,然后吸收恒星的能源,現在科學家在宇宙中已經發現了很多恒星的亮度突然變暗,這些可能就是恒星能源被吸收了,不過目前科學家還無法確定,如果人類未來能夠制造出戴森球,那麼人類一定會前往銀河系的中心區域。
畢竟在銀河系的中心區域,存在大量的資源,而且在銀河系的中心區域還存在一顆超大質量的黑洞,這顆黑洞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400多萬倍,整個銀河系都在圍繞這顆黑洞轉動。
如果人類能夠利用黑洞的能源,那麼人類的科技一定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不過想要利用黑洞的能源,以目前人類的技術還沒有辦法利用黑洞的能源,黑洞是人類目前在宇宙中發現的最神秘的天體。
黑洞的引力非常強大,任何進入黑洞視界范圍內的物質都會被黑洞的引力所吞噬,連光都沒有辦法逃離黑洞的引力,由于人類現在看不到黑洞內部的情況,所以科學家把這種神秘的天體稱為是黑洞。
不過小編認為,人類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類的科技在不斷地提升,未來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 我們一定能夠解開宇宙中更多的奧秘,宇宙浩瀚而神秘,在宇宙中還隱藏著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比如說暗物質、反物質、蟲洞等等,這些奧秘都等著人類去探索,人類能夠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內走出地球探索宇宙,這說明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還是很快的,小編希望人類能夠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