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生命、外星文明是否存在?我們看到的那些不明飛行物是不是外星文明的飛行器?這些問題都是大家比較關注的,科學家這些年也在對這些問題站研究。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連外星生命的蛛絲馬跡都還沒發現,但是很多朋友都相信地球不是唯一的生命星球,宇宙深處類似地球這樣的生命星球應該是有很多的。
武向平院士在中科院2022跨年演講直播中就曾經表示他相信外星人的存在,并希望能找到適合我們人類居住的星球。
雖然外星人的說法都只是猜測,但也是比較合理的,要知道,宇宙深處系外行星的數量非常多。在2022年6月13日,歐洲航天局發布了第三批銀河系探測數據,這是迄今為止最詳盡的銀河系星系圖,上面的數據涵蓋了「蓋亞」空間探測器收集的約20億顆恒星的最新數據,包括這些恒星的化學成分、溫度、顏色、質量、年齡以及徑向速度等數據。
20億顆恒星,還只是我們人類觀測到的一部分,銀河系內還有很多我們人類未曾觀測的恒星。而這些恒星系中一般都還有大量行星、矮行星、衛星等天體,例如我們太陽系內就有八大行星。這麼多系外行星,如果都不存在生命,這就很奇怪了,為什麼地球能夠孕育生命,其他星球就不能呢?
之前科學家就曾經推算出銀河系內可能存在36個類似人類這樣的智慧文明,這些智慧文明和我們一樣也能夠發射、接收無線電信號。
之所以我們還沒發現他們,是因為這些外星文明與我們地球的距離達到了1.7萬光年遠,這麼遙遠的距離,就算是光速飛行的飛船也需要飛行1.7萬年才能抵達,如果是旅行者1號、2號探測器這樣的航天器,飛行時間就更長了。
這對于人類來說,現階段是不可能實現星際飛行的,目前適合我們的方法可能就是接收他們發射的無線電信號了。
中國天眼又有新的發現了!
據2022年6月14日的報道,在啟動對地外文明的搜索工作以后,中國天眼取得了重要進展,北京師范大學天文系宇宙學與地外文明研究團組中國地外文明搜尋首席科學家張同杰教授表示,他們團隊用天眼發現了幾個不同于以往的窄帶電磁信號,這些來自地球之外可能的技術痕跡和地外文明候選信號會不會是外星文明發來的呢?
暫時不清楚,目前科學家正在抓緊進一步排查中,接下來天眼將會對已發現的可疑信號進行重復觀測,進一步甄別、探測新的信號。科學家張同杰教授表示,經過科學家60多年的探索,現在已經發現了地球之外構成生命的有機分子以及氨基酸,地外智慧生命的最終發現和確認也很快會到來。
天眼射電望遠鏡口徑達到了500米,反射面相當于30個足球場那麼大,它的靈敏度達到了世界上第二大望遠鏡的2.5倍以上。憑借強大的性能,我們可以通過天眼來探索宇宙的起源以及演化過程,觀測脈沖星,甚至可以用來搜尋外星文明。
尋找地外文明是天眼射電望遠鏡的五大科學目標之一,此前天眼就已經開始正式搜索外星文明了。科學家認為,天眼具有搜尋外星文明的潛力。如果宇宙深處存在能夠發射無線電信號的外星文明,理論上天眼可以發現他們。
我們需要回復嗎?
當然,目前只是接收到來自宇宙深處的可疑信號,暫時還不知道這些信號到底是怎麼來的,可能是宇宙深處一些天體自然發出的,也可能是人造信號的干擾,也可能是外星文明發來的信號。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是否也可以給宇宙深處發射一些無線電信號,讓潛在的外星文明知道我們地球呢?
在歷史上,其實科學家也曾經朝著宇宙深處發射了一些無線電信號,例如在上世紀70年代,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完成升級改造以后,科學家就曾經用這個望遠鏡發射了一組阿雷西博信號,上面記載了地球的一些基本情況。如果外星文明截獲到這個信號,那可能會知道地球的存在。
不過,我們人造信號被外星文明接收到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因為我們發射的無線電信號強度其實是非常弱的,當這些無線電信號傳播距離越來越遠的時候,強度也會越來越弱,當傳到一定的距離時就會微弱到沒法接收了。
很簡單的道理,在200多億公里外的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探測器傳回的微弱信號,我們就很難接收,為了接收到這些微弱信號,不得不使用到深空網絡,這些深空網絡的口徑就非常大,靈敏度相當高,不然就收不到的。所以,即使我們朝著宇宙深處「回復」它們,它們也不一定接收到我們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