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皇帝中,乾隆最愛賣弄風雅,在游山玩水之際,到處題詩寫對聯,留下了非常多的對聯作品。
所以清朝的對聯高手很多,除了紀曉嵐這位對聯大師外,還有翁方綱、阮元、袁枚、鄭板橋、愈樾等人,也是當時的對聯高手。
乾隆南巡途中,在蘇州停留了很久。
蘇州城西三十里有一座天池山,因半山有池而得名。山上蒼松滿坡,景致幽深。山腰有座翠巖寺,門額為康熙皇帝手書。
傳說當年乾隆皇帝游覽此山時,寺中大小和尚一起出動,一夜間在天然巨石上鑿出五十三個踏步,留下了今天「五十三參」的古跡。
乾隆游覽天池山的那天,發生了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傳說當天乾隆帶著和珅、紀曉嵐、王杰等大臣游覽天池山,行至半山腰,乾隆看到一股清澈的泉水從山中一個暗洞中流出,一時文思泉涌,對眾大臣道:「朕見此水清澈,不見源頭而又源源不絕,想出一個對子,看眾愛卿誰先對出?」
能陪著乾隆爬山的,都是乾隆的近臣,大家對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的稟性自然十分清楚,都不想掃了乾隆的雅興,于是一個個裝作歡呼雀躍狀,摩拳擦掌,靜等乾隆吟出他的上聯。
在大臣們如臨大敵的目光中,乾隆緩緩吟出了他的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吟完之后,他找了個山石坐了下來,靜等大臣們的佳對。
表面上看,乾隆這個上聯比較直白,對起來似乎不難。但要想在平仄、意境和聲律等各個方面對得工整,一時之間還是很有難度的。
所以紀曉嵐并沒有像其他大臣那樣急于對出,而是陷入了沉思。
見紀曉嵐還在沉思不語,常常被紀曉嵐戲弄的和珅認為扳本的機會來了,于是搶先向乾隆匯報:「皇上,臣對上了!」
乾隆見自己寵信的和珅這次居然搶在了紀曉嵐的前面交卷,頗有些意外。在眾人的羨慕眼光中,和珅得意地吟出了自己的下聯:「鏡里美人去還來!」
乾隆正在回味和珅的這副下聯時,突然山坡后面傳來了一陣銀鈴般的笑聲。不難聽出,笑聲中充滿了嘲笑的意味。
和珅好不容易有一次搶在紀曉嵐前面的機會,聽到這種嘲弄的笑聲,不由得有些惱羞成怒,沖著山坡后面吼道:「是誰在笑?」
這時,一個小姐模樣的少女,在一個丫環的陪伴下款款走了過來。很明顯,剛才的笑聲就是出自這個少女之口。
乾隆見這個少女看上去不過十六七歲,長得十分的標致,于是示意和珅住口,對少女笑著說:「怎麼,姑娘也會對對子麼?」
少女倒也大方,對乾隆說:「剛才那個胖子對的下聯,乍看還行,但細細品味起來,意境比上聯遜色太多,難言是佳對!」
乾隆聽少女這樣說,越發來了興致:「那倒要請教小姐,這下聯如何對,才算工整呢?」
少女倒也不客氣,挺起胸膛對乾隆說:「我想了兩個下聯,一是‘山間清風迎面來’,二是‘天上白云望無邊’,不知您喜歡哪一個?」
乾隆仔細地咀嚼著少女的兩副下聯,想來想去,還是認為「山間清風迎面來」對得最妙。
沒想到少女的臉上卻露出了不屑的神情,她對乾隆說:「本來聽到您的上聯,以為您是個才子,沒想到您的水平和剛才那個胖子也差不多嘛!」
乾隆聽到少女這樣說,反而勾起了好奇心,連忙問少女:「姑娘何出此言?姑娘對的‘山間清風迎面來’如此工整,有什麼問題嗎?」
少女臉露鄙夷之色:「先生的上聯是‘洞中泉水流不盡’,作為下聯,‘山間清風迎面來’對得就不如‘天上白云望無邊’恰到好處。
先生的上聯音律是「仄平平仄平仄仄」,山間清風迎面來的音律是‘平平平平平仄平’,怎能說是佳對?而‘天上白云望無邊’的音律是‘平仄仄平仄平平’,與先生上聯的音律才是絕對,所以我才說先生的水平比那個胖子強不了多少!」
少女如此天真無邪,乾隆雖然被她說成「比那個胖子強不了多少」,但為了面子,還是忍著沒有發作。只是和珅還不服氣,仍然強辯道:「我對的‘鏡里美人去還來’難道就不工整嗎?」
少女打量了和珅幾眼,淡淡地說:「你對的‘鏡里美人去還來’,音律是‘仄仄仄平仄平平’,你自己想想,對得工整不工整!」說完這句話,少女對著乾隆施了一禮,攜著丫環的手飄然而去。
這個姑娘說得沒錯,對聯的特點不僅是要上下聯內容相關,字數相等,詞性相同或相對,也要求上下聯在音律上呈平仄相反或相諧。
如果沒有這點, 只能算是一般的對偶句 , 不能算是對聯。
這一點紀曉嵐是清楚的,所以他沒有吭聲;乾隆是不太清楚的,所以才會選錯;至于和珅,則是不懂的,所以才會出了洋相。
所以說,乾隆雖然一生作詩四萬余首,號稱「翰林皇帝」,但他的真實水平還是有所欠缺的。
所以紀曉嵐如此聰明的人,是知道「伴君如伴虎」的,在人多的情況下,也是知道給乾隆留面子的。這也許就是這次當著眾位大臣的面,他裝沉默,沒有搶著對下聯的原因吧。
這位少女在對出下聯之后便飄然而去,所以她的身份,直到今天仍然是個謎。這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遺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