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歐洲騎士和6萬蒙古騎兵對決,為何兩天就剩千人?原因很簡單

天空之城 2022/05/15 檢舉 我要評論

蒙古帝國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戰斗力超強的國家,對周邊各個國家形成戰力碾壓。

靠著強悍的戰斗力,在蒙古帝國鼎盛的時期,疆域遼闊到令人瞠目結舌,整個亞洲幾乎都在他的手中。而中國的元朝,只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蒙古軍能做到這些奇跡,依靠的軍隊,卻屈指可數。

這麼說,雖然有些夸張,但是在蒙古帝國輝煌的時期,全軍的人數也不超過50萬人,要知道這個數字,即便是遼宋金三者其中之一都能在軍隊的人數上超過他。

蒙古帝國用少于敵軍數倍的兵,將敵軍打得丟盔棄甲,蒙古帝國的兇悍由此可見一斑。最終,他打下了3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今天的俄羅斯的兩倍。

強大的軍隊

蒙古帝國的軍隊究竟是因何才具有這樣強大的戰斗力,他們戰斗的神秘力量究竟是誰賦予,在這里,就不得不提及他們艱難的生存環境。

事實上,在蒙古帝國成立前,還是部落時期的蒙古人能征善戰的名號就在金朝上下有所耳聞,雖說不成規模,但隱隱的已經成了金朝的心腹大患。

由此金朝對蒙古部落定期實施清理行動,并且有意識地拉一幫打一幫,讓蒙古部落內部消耗。原因無他,因為金朝在蒙古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過去的影子。

相比較于出生在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人,蒙古人的戰斗力,比女真人還要更勝一籌,他們擔心自己會如同昔日的遼國一樣,于是決定把威脅扼在搖籃里,但其實當年的遼國人也是這麼想的。

由此,蒙古士兵這些生長在馬背上的民族,空有好的身手,卻不能夠壯大國家。說到蒙古部落之所以強,除了環境造就的天生戰士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實行的是類似于唐朝的府兵制。

閑時生產,作戰的時候上馬打仗,曠日持久之下,蒙古帝國全民皆兵,由此,也使得募兵制的金朝,在單兵素質上一直無法和蒙古人比較。

正是由于這種軍事制度,蒙古的戰士一個個都能輕松地駕馭馬匹,這后來也成為蒙古士兵馳騁疆場的主要本領,靠著閃電突圍,蒙古帝國將閃電戰打得無往不利,再加上精湛的射箭技巧,這就為蒙古帝國以少勝多奠定了基礎。

成吉思汗崛起之后,很快就統一了蒙古帝國各個部落,占據著草原的蒙古人居高臨下,開始發起了對四處的進攻,而之前長期欺壓自己的金朝,就成了必須先剿滅的對象。

在與金朝的作戰中,金朝軍隊的腐朽與不堪一擊逐漸顯露,由此,在攻城掠地的同時,蒙古帝國還找到了一大批有能力的手工業者,這也使得蒙古軍隊在作戰的同時,軍事裝備上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賽約河之戰

事實上,蒙古軍隊在向東進攻的時候,同時,還派了一支大軍向西,烏克蘭俄羅斯等等,當時都拜倒在了蒙古人的腳下,隨后,蒙古軍隊一方面進攻中東,另一方面,也開始朝著東歐進攻。

由于那令人恐怖的戰斗力,歐洲人甚至稱呼蒙古人為上帝之鞭,有一場戰役叫賽約河之戰,就極好的展示了蒙古軍隊,對于歐洲軍隊的戰術碾壓。

匈牙利國王在見到蒙古軍隊到來時,沉著冷靜列陣迎接,國王在佩斯城中集結了十萬騎士,依托多瑙河以逸待勞。伴隨著隆隆的馬蹄聲,蒙古軍隊到達。

開戰的前幾日,匈牙利騎兵堅守不出,蒙古軍隊苦勞無功,然而,蒙古軍隊的將領是戰功卓著的速不臺,于是假裝敗退,引誘敵軍出城。

匈牙利國王見狀心中大喜,于是急忙命令軍隊進攻,卻不曾想,這一進攻就壞了事情。

歐洲的騎兵是重裝騎士,與蒙古人不同的是,他們的騎兵就是移動堡壘,戰馬只是幫騎士移動,根本談不上絲毫機動性,而蒙古軍隊為了追求機動性,甚至給士兵穿著只能護住前面的戰甲,由此,一場不對稱的消耗戰開始了。

蒙古軍隊始終保持著與匈牙利騎兵不遠不近的距離,同時,依托精湛的射術,專門射擊騎兵盔甲上的弱點,隨后,蒙古軍隊擺出經典的圍三缺一戰術。

歐洲騎兵健壯,幾次進攻都被蒙古軍隊躲避,蒙古軍則是靠著精湛的騎術,一直以弓箭射擊,歐洲騎兵損失越來越大。歐洲人見狀便朝著唯獨沒有包圍的那個方向逃離,而這中了蒙古人下懷。

當軍隊沒了士氣,亂作一團的時候,他們將會比綿羊還好抓,歐洲騎兵不住奔逃,蒙古在后方追擊,不多久之后,歐洲騎兵損傷殆盡,匈牙利國王也不得不率領殘余勢力,組建流亡政府,逃離匈牙利。

蒙古軍隊之所以能夠戰勝,除了蒙古士兵本身之外,還得歸功于合適的戰略調配,合理的戰術運用,以及揚長避短蠶食敵軍等等,正是這一次作戰,促進了歐洲軍事的變革,由此,后者的軍事思想才有了長足的發展。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