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當中紀曉嵐是一個極度需求房/事的人,據傳聞,當年乾隆調紀曉嵐修筑《四庫全書》,在進宮中的一段時間里,紀曉嵐每日憋的雙眼通紅,臉色發脹。
乾隆不明所以,打聽之后才得知緣由,不由啞然一笑,隨后便賜了兩個美女給他。在真正的歷史當中,紀曉嵐并非在影視劇中那般,同乾隆和紳嬉笑打鬧。
事實上,他是一個十分平和的人,不輕易得罪人,他還是一個只知道著書傳書而不懂得治理國家的人,而這種人往往得不到皇上的喜歡,更多時候則會把他扔去修書,發揮一下余熱。
和珅也并非電視劇中那般憨笨,反而在清朝查處貪污大案中起到過巨大作用,只可惜官場污濁,他還是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然而,卻有一個這樣的故事,紀曉嵐就對了一個下聯,和珅就被嚇得下跪認錯。
吟詩作對
古代才子講究吟詩作對,受限于當時的科技環境并沒有什麼足夠的娛樂設施,于是乎, 吟詩作賦就成了當時有才者之人的共同選擇。
大家說不定未來都是國之棟梁,借著吟詩作對,結交一下,是大家共同心中的選擇,而來吟詩作對也確實是當時唯數不多的打發時間的方式,若是借此機會,被哪家府中的女子看上,那豈不是一場潑天的富貴。
提及風流才子,那就必須得說紀曉嵐了,僅他一人就有一妻三妾,對于他的風流多情,在影視作品中也有所展示。
而在今天這個故事中,紀曉嵐與和紳乾隆,三者之間達成一種默契的聯系,仿佛超然于朝堂之外,而這個劇情曾經也在影視作品中有所展現。
乾隆出上聯煙鎖池塘柳,本想刁難紀曉嵐,因為這出上聯看似簡單,實則偏旁部首遵循金木水火土,下聯要與之相應才行。
紀曉嵐本想裝傻,在乾隆的逼問之下,最終還是對了下聯,炮鎮海城樓。同樣遵循五行。與之相比較,和珅的學問倒是差了不少,但是經常一通馬屁拍的乾隆十分舒服。由此,一個奇怪的組合誕生了。
微服私訪
某次主仆三人正在街邊微服私訪,時值正午,乾隆帶著兩個手下下了館子,皇上宮中錦衣玉食,來此吃飯,條件自然不能差。
在清朝時,皇宮之中喜食豬肉,根據統計逢年過節宮里對于豬肉的消耗是各種肉質品種最多的,于是他便叫小二上了一盤五花肉。
看著面前這盤肉,喜歡吟詩作對的乾隆,不由詩興大發,指著這盤子肉說了一個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寥寥幾字是連貫的數字三四五,下聯若要相對,必須要把它對上。
然而,這檔難度豈能難得住風流才子紀曉嵐,他眼珠子一轉,似笑非笑地撇了一眼和珅,出聲音對道,五兩六錢七把蔥。
這個對聯看似合轍,合韻十分工整,但是和珅卻品出了貓膩,這世間小蔥十分便宜,哪里用得了五兩六錢,這豈不是說,紀曉嵐強湊折韻嗎。和紳追問紀曉嵐,「這天底下哪有這麼貴的蔥?」
行文至此,對聯的初衷已經變了,紀曉嵐沖著乾隆說,「這宮里的蔥就是這麼貴。」
直到乾隆翻出賬本和珅才反應過來,原來不經意之間,紀曉嵐又給他挖了這麼大一個坑。乾隆有隨身裝筆記本記載花費的習慣,與之一相對,竟然真的是這個價錢。見狀,和珅的血都涼了。
紀曉嵐啞然一笑,借著對對子的名義,還讓乾隆查了一次賬,雖然說大家都對和珅貪污心照不宣,但這麼明晃晃地扯出來,和珅多少免不了一些懲罰了。
和紳臉色一變趕緊跪下請罪,以求寬大處理。在這里和珅簡直就像是一個傻子一般,他真的是這樣嗎,歷史上三個人的關系到底是怎樣的?
真實的主仆
在真實的歷史中,乾隆出生于1711年,比紀曉嵐大13歲,比和珅大39歲,也就是說,三個人如果坐在一起,幾乎就相當于是祖孫三輩,并非是影視作品中三個年級相當的中年人。
乾隆若是上街,勢必會前呼后擁,直接清理街道以免有刺客出現,而且皇帝吃飯之前都會有專門人驗毒,隨意在街邊吃喝是根本不存在的。
由此,這個故事的真實性,自然就大打折扣了。那麼,在歷史上,紀曉嵐是否真的如影視作品中,那麼討皇上歡心?事實上,自然是否定的。
現實的講,歷史上乾隆并不十分待見紀曉嵐,對和紳倒是十分寵愛,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是一個不通人情,不懂政/務的人,只能把他扔到四庫官里面修書,然而十分可憐的是,紀曉嵐修書的時間,正好是清朝文字獄最嚴重的時間。
清朝的文字獄,從入關以來便有,到了乾隆時期,終于達到了鼎盛,牽連之廣,世所罕見,僅僅是修筑《四庫全書》就發生了50多起文字獄案件。
眾多共同參與修筑的官員或被嚇垮,或者被罰光了家產,或是后來遭到清算,無一人得到善終。 紀曉嵐也數次被牽連,幾次險象環生,所幸最終還是保全了自己。
雖然紀曉嵐只能修書,但是他的清廉還是公認的,而和珅是公認的貪官,于間才會流傳著二人相斗的故事,兩人雖然在處理國事意見上有差異,但實則私下相安無事,早期甚至頗有忘年交的意味。
紀曉嵐比和珅大了20多歲,所以就經常會提醒晚輩一般指導和珅,后者初入廟堂,自然不通朝堂之中的許多事情,有了紀曉嵐的指點,和珅的官路也是順利了不少,甚至有的時候,乾隆為了幫助和紳解決矛盾,還讓紀曉嵐前去幫忙。
然而,清官貪官之間終究有不可逾越的天塹,最終,兩人還是漸行漸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