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時3.5萬公里!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大彗星,正在朝我們飛來

天空之城 2022/04/14 檢舉 我要評論

抬頭仰望星空,我們肉眼可以看見銀河系內距離我們較近的恒星,也有太陽系內的少數幾顆行星,當然還有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天體主要也就分為這幾類,而比較特殊的如恒星演化后的致密天體: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等,這三個是目前已知確定存在的。

在我們的太陽系內,存在著大量的天體,大行星也就那麼幾個,其余的大部分都是矮行星、小行星以及一些天體碎片,而彗星因為其特殊性,我們也較為關注,民間通常把它稱之掃把星,有的時候會看到它們拖著長長的尾巴從夜空劃過。

最近我們都被一條消息刷屏了,說一顆巨大的彗星正在高速向地球飛來。的確如此,4月12日《天體物理學雜志快報》上的一篇研究就說明了這件事,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彗星,編號為C/2014 UN₂₇₁,它正在高速向近日點飛來,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3.5萬公里,換算一下就是9.7公里每秒。

目前距離我們最遠的探測器是旅行者一號,1977年從地球出發,目前飛行45年已經距離地球230億公里,它的平均速度可以達到17公里每秒,大家可以對比一下這個速度來看。

當然,這個彗星從其編號就可以知道不是最新發現的,2010年天文學家佩德羅和伯恩斯坦在觀察研究暗能量巡天照片中,發現了這個移動異常的天體,從其飛行軌跡和軌道數據,科學家認為它是一顆彗星。并且根據多方面的因素,科學家認為這顆彗星大的非比尋常,但是一直沒有找到確定的證據。

在2022年1月8日,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借助于哈勃太空空間望遠鏡拍攝了5張為彗星C/2014 UN₂₇₁拍下了5張照片,同時借助于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ALMA)的射電數據,最終確定了這顆彗星就是迄今為止,人類已知的最大彗星。

圖片中是我們已知的一些彗星大小對比,左數第二個是哈雷彗星,最后一個就是這次說的最大彗星。它的彗核有效直徑在104-134公里之間,對于彗星來說這個尺寸是足夠大了,例如我國的天津市轄區面積在11900平方千米,等效直徑就是120公里左右,這意味著這顆彗星大小相當于一個天津市。

我們知道太陽系內的天體都是以太陽為中心運動,有的朋友說衛星繞著行星運動,例如我們的月球繞著地球運動,但實際上月球也是在跟著地球繞太陽公轉。

這些天體的運動軌道都是橢圓形,太陽位于這個橢圓的一個焦點上,此次發現的大彗星,它的公轉周期300萬年,近日點10.9個天文單位,遠日點是15700天文單位,這里的天文單位是天文學上的單位,它指的是太陽和地球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5億公里。

目前這顆彗星的位置距離太陽20天文單位,它正在以3.5萬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從遠日點向近日點飛來,大約會在2031年到達近日點,距離太陽是10.9個天文單位,大約是在土星軌道外側。雖然是奔著太陽和地球而來,但是到近日點之后,將繼續朝外飛行,也就是從近日點到遠日點的過程,因此說對于地球沒有特別大的影響,隔著十萬八千里哪!

當這個彗星到達近日點在地球上用望遠鏡可以看到,肉眼自然是看不到的。這300萬年的長周期彗星,對于我們個體來說錯過就再也看不到了。

在太陽系內彗星一般可以分為三類,主要根據它們的「發源地」來劃分,普遍認為來自奧爾特云的彗星是長周期彗星,動輒就數百萬年的公轉周期,畢竟距離太陽還是比較有遠的。其次是短周期彗星,它們來自于柯伊伯帶,第三種被認為存在于小行星帶之中。

可以形成彗星的地方無一例外要距離太陽較遠,這意味著溫度較低,可以形成「臟雪球」,當彗星從遠日點向近日點飛行的過程中,隨著距離太陽越來越近溫度會越來越高,這些彗星表面的物質發生融化,彗星的形狀以及明亮程度都會隨靠近太陽的過程中改變。奧爾特云被認為是太陽系的邊疆,也是目前公認的太陽系邊界,它的直徑在2-3光年,那里就是長周期彗星的大本營。

目前這顆彗星已經飛行了大約100萬年,在未來的八九年能飛行到距離太陽最近的位置也就是近日點,大約是在土星軌道的外側。在彗星中直徑達到了120公里左右,但實際上跟很多天體是無法比較的,只能算是彗星中的巨無霸。

它從遠日點向近日點飛,實際上就是在向著太陽飛,從某種意義來說就是在朝著地球飛來,但是對地球并不會造成可見的影響。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