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五千多年的封建統治當中,最高統治者為皇帝,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皇帝甚至決定著天下所有人的命運,天下的黎民百姓都是皇帝的臣子,作為臣子們自然是畏懼于皇帝的權利,所以他們只會服從于皇帝,并不敢造次,對待天子的命令更是言聽計從。可謂皇帝說一無人敢說二。
明太祖朱元璋當過乞丐還當過和尚,貧民出身的他生性多疑,對于幫助他開國的一些大臣他不會向他們敞開心扉,在一次家宴上,朱元璋問沈萬三,桌上的豬蹄叫什麼名?沈萬三知道朱元璋在刁難他,于是用三個字輕松化解危機。
商人沈萬三
沈萬三家境豐厚,家里世代從商,但是在那個時代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于是父親在他小的時候就對他給予厚望,希望他能夠出人頭地,但在另一方面,也希望他能夠繼承自己家的產業。
但是受大環境的影響,等到沈萬三到了能夠獨掌一方的時候,世事無常了,社會動亂不安,走的走,逃的逃, 沈萬三家里也敗落了,于是一家人回鄉下了。
沈萬三本以為自己這一生都要委居鄉下過著耕田種菜的生活了,誰知一個人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這個人就是陸道源,陸道源也是一個商人,在當地名聲很大。
陸道源聽說沈萬三對于經商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且這個人非常有頭腦,于是陸道源就請沈萬三幫助自己經營自己的商鋪,正如陸道源所料,在沈萬三的經營下,自己的商鋪越做越紅火了。
正因為沈萬三既有從商的經驗還有經商的頭腦,所以他野心勃勃,就跟陸道源說了自己的計劃,自己想出去闖蕩一番,不甘心就止于此,于是陸道源便放他離開了, 沈萬三待著自己的天才經商頭腦獨自一個人下江南經商,并且自己的生意做的是越來越紅火,在江南火了之后,沈萬三擴大了規模,甚至把生意做到了全國各地。
隨著生意的紅火,沈萬三的所賺的錢財也是水漲船高,他的名聲在全國各地打響了,上到政府官員,下到黎民百姓都知道沈萬三非常的富有。雖然沈萬三是一個商人,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過父親的期望,而他自己也是想要把眼光放長遠,在那個商人不被看好的年代,想要長久發展不能光有錢,還要有權,怎麼樣才能有權呢,唯獨走上官場才行。
于是他就用錢財來到處打點,希望可以托人在朝廷當中為自己謀個一官半職,但是最后都是無果而終, 在當時由于政治腐敗,社會動蕩不安,百姓流離失所,所以農民起義軍興起,朱元璋就是其中一個起義軍。
沈萬三用自己獨到的眼光發現了朱元璋并且與他交好,而朱元璋也知道沈萬三家財萬貫,在朱元璋起義的時候, 沈萬三常常給予朱元璋物質和錢財上的幫助,等到朱元璋登基以后,給與了沈萬三很多賞賜。
豬蹄事件
沈萬三自以為幫助了朱元璋很多,自己跟朱元璋要好,覺得朱元璋就會感激他,殊不知朱元璋一直對于他忌憚, 沈萬三就像朱元璋身上的一根刺,拔出來還會疼,繼續扎著還覺得癢癢,于是朱元璋時不時的就找茬,一次沈萬三家宴,就費力邀請朱元璋參加,而朱元璋勉為其難的答應了他的邀請。
沈萬三十分欣喜,他沒有想到朱元璋那麼痛快的答應了他的邀請,于是他做了很多準備,籌備了很多美味佳肴,其中就有豬蹄, 要知道,朱元璋姓朱,和「豬」同音,在那個時代如果才行提到皇上的姓名是犯了忌諱的。起初大家有說有笑,談笑風生,但是當朱元璋看到桌子上的豬蹄時頓時臉色大變。
他指著豬蹄問沈萬三這道菜叫什麼名字,全場的人都屏住呼吸霎時間就緊張了起來,都在等著沈萬三的回答,像沈萬三這麼聰明的人如果回答是豬蹄的話,那可能朱元璋就會治他一個大不敬之罪,他的小命很有可能就一命嗚呼了, 于是沈萬三思考片刻順口而出這叫「萬三蹄」這個名字避免了皇帝的姓,而且還在皇帝面前放低了姿態,甚是妙。
這個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沈萬三僥幸逃過一劫,但是朱元璋怎麼能夠善罷甘休呢,朱元璋很早就看他不順眼了,這有可能就是嫉妒心吧,因為沈萬三實在是太有錢了,可以說富可敵國, 這對于朱元璋來說是有一點威脅在里面的,所以朱元璋事事都提防著沈萬三,酒過三巡,沈萬三估計是喝酒上頭了,頭腦一熱,他便說自己愿意拿出黃金百兩來犒勞三軍。
乍一聽,還以為沈萬三是對朱元璋表忠心,為國效力,但是作為皇帝的角度來看這件事,這個沈萬三又犯錯誤了,他越權了,直接挑釁了皇帝的權威,本來朱元璋就因為他富可敵國而看不上他,這下他又炫耀自己有錢,而且還要用這個錢去犒勞三軍,這不是以下犯上,是什麼,他做了皇帝應該做的事兒。
朱元璋聽到他的這一番話,頓時大怒了,直接要除掉沈萬三, 還好身邊的馬皇后仁慈之心,安慰朱元璋不必大動干戈,這樣會讓天下之人對皇帝議論紛紛。
朱元璋聽后言之有理,冷靜了許久后想到了萬全之策,留住沈萬三的一條命, 但是他的財產要全部上交國家,并且把他一家老小全部發配到云南去。就這樣原來的全國首富流落在了云南的街頭。
結語
沈萬三為自己的驕傲自大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他以為自己付出就會獲得朱元璋的信任,誰曾想, 世上最難琢磨的就是帝王之心,雖然沈萬三機智的化解了豬蹄事件,但是因為自己的大意而連累了一家老小,自己從前的努力全都白費了,所以人一定要謹慎行事方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