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14歲大婚,24歲離開人世,但卻足足生了14個孩子。
這樣高的「生產效率」,他是怎麼做到的?有沒有可能孩子有些不是親生的呢?
順治一生癡迷董鄂妃,24歲就追隨她而去了,人人都贊頌順治的癡情, 卻很少有人知道他一邊癡情董鄂妃,另一邊半點沒耽誤生孩子。
順治的長子叫做牛鈕,他在歷史上留下的記載非常有意思:
《清史稿》中記載: 「牛鈕,世祖第一子,早卒」,他出生在順治八年,這一年順治帝13歲,剛剛大婚,母親巴氏只是個宮女。
巴氏在宮廷的斗爭中落敗,最后帶著兒子被趕出了宮門,這種皇家丑事肯定是不能往外說的, 大清為了顏面,直接對外宣布牛鈕早夭。
值得一提的是,牛鈕在順治八年11月份出生,但是順治與他的第一位皇后孟古青卻在這一年8月份成親的。
沒一兩年巴氏就帶著兒子被逼出宮門,里面到底發生了什麼,很難不讓人猜測。
孟古青是吳克善之女,孝莊太后的侄女,這個親事原本是多爾袞給他指婚的,也正是這個原因,順治與孟古青的感情并不好。
古代有很多垂簾聽政的太后, 一般等到皇帝成婚,太后就到了該還政的時候了,這對于很多皇帝來說都是激動人心的大好事,但是順治卻不開心。
順治八年一月份,吳克善千里迢迢將女兒送到京城,其實吳克善是非常擔心女兒的,孟古青自小在草原長大,性子驕縱跋扈,要是惹皇上生氣了,難免要吃苦頭。
但是轉眼一想, 孟古青的姑母是太后,皇上是她的親表哥,自己也是個堂堂的親王,皇上應該不會太難為她吧?
幾個月后順治與孟古青大婚,順治得以親政,原本以為這對年輕夫婦應該是相敬如賓,但是現實遠沒有這麼美好。
帝后成婚僅僅2年的時間, 順治就下旨廢了孟古青的皇后之位,原因是孟古青善妒,后宮中妃子眾多,誰受寵就收拾誰,還跟皇帝吵架,天天不得安生。
孟古青在當皇后的這兩年沒有生下過孩子,那麼長子牛鈕能被趕出宮門,大清還要千方百計遮擋,背后的原因已經不用多說。
雖然皇后沒有生孩子,但是擋不住順治其他的妃子多。
在順治帝開始納妃到去世之前, 光是有名分的妃子都有37個,沒有名分的還有一二百號人,在這些眾多的妃子中,最開始受寵的人就是宮女巴氏。
巴氏原本是服侍順治的一個宮女,因為兩人從小就在一起玩耍,情竇初開、互相愛慕并不是什麼稀奇事。
順治大婚以后,巴氏也順理成章成為了一位庶妃,根據歷史記載,在順治帝剛剛掌握實權的那段時間里, 他翻巴氏牌子的次數比董鄂妃還要高。
這樣的受寵程度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于是巴氏就在短短的4年間足足生了3個孩子,不過這并不代表順治就寵愛巴氏了。
他翻巴氏的牌子更多的原因是 對孝莊跟多爾袞的抵抗,因為他十分厭惡孝莊逼迫自己娶了孟古青,所以用故意寵幸巴氏的方法來羞辱孟古青。
董鄂妃出場,順治的人生被顛覆
順治一生4位皇后,14個子女, 然而前兩位皇后卻連一子半女都沒有生下。
孟古青被廢的第二年,孝莊又連夜從家族中挑了一名女子進宮,這名女子是孟古青的堂侄女,比順治小了幾歲。
她就是歷史上的孝惠章皇后,比孟古青的運氣要好很多,但是在成為順治的皇后以后,日子也沒好過到哪里去。
對于順治來說,孝惠跟孟古青沒有什麼區別,都是太后塞給他的聯姻產物, 不過好在孝惠比孟古青聰明。
她不惹事也不管順治寵愛誰,只在自己的宮里老老實實的當自己的皇后,從14歲到21歲, 從當上皇后到守寡,僅僅用了7年的時間。
不過可惜的是,孝惠嫁給順治也沒能生下孩子,從她進宮開始,順治就已經有了4個兒女, 14歲的孝惠就成了這些皇子皇女的嫡母了。
這幾位皇子都是庶妃所生的,其中還算受寵的佟佳氏就生出了三阿哥,也就是后來的康熙帝。
可以說孝惠的前半生的皇后生涯, 都是在迎接順治的子女出生中度過的,甚至她一度以為自己的人生都將這麼度過,至少在董鄂妃出現之前。
順治雖然不算喜歡她,但是禁不住她憨厚老實,對她也算是尊重,她生病時順治還曾親自去探望。
然而這一切寧靜都會從董鄂妃的到來而改變。
順治十三年,董鄂妃因為選秀入宮,并且剛進宮就被封為了賢妃,就連當初備受恩寵的巴氏都只是個妾,她卻一進宮就是妃的身份。
更重要的是, 當時董鄂妃被封為「西宮大福晉」,一個月后又升為皇貴妃,雖然在名稱上她還是妃子,但是當時行冊封禮時,順治大赦天下,連董鄂妃的家人也升官加爵。
這樣的恩典在大清整個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董鄂妃不僅是普通的妃子,她 是平妻的身份在宮中立足的。
順治一見到她就覺得尋覓到了知己,此后他就開始瘋狂地癡迷董鄂妃,次年,董鄂妃就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孩子——皇四子。
雖說順治的確愛她愛的如癡如狂,但是并不妨礙他翻別的嬪妃的牌子。
九月份董鄂妃剛剛被立為皇貴妃, 十月份順治的皇六女出生,十一月份皇五子出生,這個時候董鄂妃還沒出月子。
又趕上孝莊太后生病,董鄂妃就拖著剛生產完的身體衣不解帶地服侍太后,一直到太后痊愈,更有意思的是:
太后生病期間皇后都沒去探望過,這讓孝莊很不滿,想把皇后給廢掉, 董鄂妃曾長跪不起,請皇上不要廢后。
20天后,董鄂妃的兒子薨/逝,僅僅活了104天,接二連三的折騰讓董鄂妃身心備受打擊,讓她一度重病不起。
順治的14個孩子都是他的嗎?
董鄂妃紅顏薄命, 當她撒手人寰的時候,順治的心也跟著她一起走了。
在這之后順治帝就開始纏綿病床,大夫換了一批又一批就是不見好,孝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病也是一部分,恐怕他的心病也不小。
于是孝莊非常有眼力見地連下幾道懿旨,主動追封董鄂妃為皇后,雖然她并不喜歡董鄂妃,但是人都已經不在了,只要能讓順治好起來,她不在乎這點小事。
不過這仿佛并沒有讓順治解開心結,在正史記載中 ,順治于1661年得天花逝世,就在董鄂妃逝世一年以后。
在這中間的6年時間里,順治一直沒有停止過生孩子,也就是說, 我們理解的「獨寵」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獨寵。
皇帝并不需要為誰守身如玉,那時候的女性在舊思想的教育下,也不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甚至在董鄂妃寵冠后宮的時間內,還一直在不停地勸說順治要雨露均沾。
又溫柔又大度,當然了,也可以說她足夠聰明,總之毫無疑問,這些品性都成為順治寵愛她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 他作為皇帝有自己的責任跟義務,他寵愛誰,立誰為皇后都不是自己說了算的,甚至就連他不喜歡的人也不得不去翻牌子。
在他大婚到駕崩短短10年間,竟然足足生下了14個孩子,那麼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 這些孩子有可能不是他親生的嗎?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皇帝的后宮中外男是不能隨便進去的,哪怕是妃子的親兄弟見面都有嚴格的規定。
所以順治被戴綠帽子的可能性太小了,幾乎為零。
順治一生有8子6女,但可惜的是,大部分孩子都夭折了,其中6個女兒里,只有二女和碩恭愨公主平安長大。
8個兒子中,撇開長子牛鈕是否早夭先不說,除了康熙之外,只有次子福全、五子常寧,還有七子隆禧長大成人了。
康熙被立為儲君純粹是運氣好,當時清朝四處流行天花,就連順治帝自己也因為感染天花去世。
當時董鄂妃的兒子出生時,直接被順治當做儲君看待,可惜這個孩子沒有這個命,于是順治在自己時日無多的時候,開始糾結立誰當儲君。
當時倒是有幾個皇子, 但是除了福全跟康熙,剩下的幾個孩子還尚在襁褓中,福全是庶妃董鄂氏所生(不是董鄂妃),為人勇猛忠義。
曾經率軍屢立奇功,是個難得的將才,的確是個很合適的儲君人選,但是不久后德國傳教士湯若望覲見,最終儲君人選就這麼拍板了。
三皇子玄燁得過天花,將來不會再因為天花喪命,這危險程度大大降低,就立他為儲君吧!
其實順治生了14個孩子不足為奇,他后宮有30多個妃子, 10年的時間生14個不算多,康熙足足生了50多個孩子呢!
縱觀順治的一生,都能感覺到他的壓抑,在太后跟攝政王的掌權下,他的日子也非常不好過,連立自己喜歡的人為皇后都沒有資格。
那麼你覺得他10年生14個子女夸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