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是哪個?答案當然是唐朝。哪怕唐朝已經過去了一千余年的時間,其影響力至今仍然沒有消失,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就是最好的證明。因為唐朝在歷史上對海外諸國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所以生活在海外的華人也被稱作「唐人」。
那麼,唐朝最強盛的時期又是什麼時候呢?答案并不是「貞觀之治」,而是「開元盛世」。這一時期的唐朝逐步進入全盛時期,國力鼎盛,人才輩出,此時的唐朝在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空前成就。
開元年間的唐朝,是古代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其影響力輻射整個西亞地區。這一時期唐朝的人口就已經高達8000萬,國內交通四通八達,對外貿易也十分活躍,海上絲綢之路帶來了世界各地的奇珍異寶,廣州城內活躍著來自波斯、大食等地的商人。就連大詩人杜甫回憶起開元盛世的景象,都忍不住感嘆:「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李隆基作為「開元盛世」的締造者,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千古一帝」,他治理國家的水平絕對能夠與康熙、朱元璋等人比肩,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是,有時候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李隆基和蕭衍、康熙那些雄才偉略的帝王一樣,晚年時期也逐漸開始變得昏庸,沉溺于酒色之中無法自拔,再也不復年輕時的英明神武。
年輕時的李隆基絕對稱得上是老謀深算,無論是心狠手辣的韋后還是恃寵而驕的太平公主都不是他的對手。而李隆基登基后發布的一系列措施,也證明了他完全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整頓朝綱,任用賢能,勸農重商,提拔人才,唐朝在他的治理下很快就從衰落中恢復過來,再次成為一個強大的王朝。
不過,人的品行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尤其是當外部的威脅逐漸被消除干凈后,高枕無憂的李隆基開始享受起了當皇帝的種種好處。比如在粉碎太平公主集團后,李隆基為了炫耀武力,「講武于驪山之下,征兵二十萬,旌旗連亙五十余里。」
再比如開元十三年,李隆基率領文武百官、皇室貴戚和四夷首領前往泰山封禪,皇輦停歇時「人畜被野數十里,車載的供具之物,數百里不絕。」泰山封禪結束返回京城后,李隆基又在廣達樓大宴群臣,可以說是耗費奢靡,完全不復剛即位時的勤儉節約。
而且,隨著年歲漸長,李隆基的品行反而變得越來越低下,既不是一個好皇帝也不是一個好父親。他可以僅憑著寵妃武惠妃的一句讒言,就把自己的三個親生兒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廢為庶人并除掉。后來武惠妃病去之后,身邊無美人相伴的李隆基,又把主意打在了兒媳楊玉環身上,并且將其奪了過來。更諷刺的是,這個楊玉環原本正是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妻子。
俗話說得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縱然李隆基再如何英明神武,也還是會有落魄的一天。晚年時期的李隆基與蕭衍十分相似,過得十分凄慘,不但在馬嵬坡親口下令除掉了愛妃楊玉環,之后更是被架空成太上皇,還被自己的另一個兒媳折磨。更可笑的是,這一切還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半點怨不得旁人。
安史之亂爆發后,太子李享被任命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使,負責平叛事宜。馬嵬坡之變后,李享與李隆基分道揚鑣,之后在靈武即位,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此時的李隆基就已經被徹底架空了,身邊只剩下一些親隨士兵,而實力雄厚的郭子儀和李光弼都只聽從李享的調遣。
安祿山被除掉,唐朝官軍收復洛陽、長安兩京后,李隆基得以回鑾長安,居住在興慶宮內。這一時期李享已經徹底掌握朝廷大權,而他的皇后張氏和之前的武則天與韋氏差不多,都是那種權力欲/望十分重的女人。張氏為了增加自身的勢力,因此將目標放在了李隆基身上,通過打擊折磨李隆基來彰顯自己的地位,并且借此籠絡朝中大臣。
李隆基自從回到長安后,就處處不順,就連李輔國這樣的宦官都能輕易拿捏他。例如李隆基想厚葬楊玉環,而李輔國就借口各種原因反對,后來借口李隆基與大臣牽扯不清,矯詔強行把玄宗遷居西內。要不是高力士忠心護主,說不定李隆基的小命在半路上就沒有了。所以沒過多久,李輔國就向李享進讒言,將高力士、陳玄禮、玉真公主等人統統趕走,李隆基徹底成為了孤家寡人,只能凄涼度日。
因為身邊無人相伴,郁郁寡歡的李隆基沒多久就病去了。可李隆基早已退位,為什麼李輔國為何非要跟他過不去呢?這幕后的主使者其實就是李享的妻子張皇后。而張皇后勾結李輔國陷害折磨李隆基,迫害建寧王李倓,就是為了圖謀廢掉太子李豫,改立己子李侗為太子。
不過,張皇后也并未成功,后來因為李輔國的背叛,導致她被即位的唐代宗廢為庶人,最后被幽閉直至離去。
那麼,張皇后如此對待李隆基,而李享作為兒子為何不出來維護父親呢?在這個問題上,只能說是李隆基自作自受,誰讓他從前對待兒子太過苛刻呢?不但因為一句讒言就除掉了三個兒子,甚至還搶了兒子李瑁的媳婦,如此行為可以說是枉為人父,也難怪李享不出面維護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