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關于下象棋的故事,數不勝數,
象棋、棋盤相傳當時是由韓信發明的,是他為了將自己的兵法傳遞給后代,
其實象棋上的一兵一卒,就是真實戰場上的戰況的演練,而在象棋當中也包含著各種人生哲學。
我們今天所介紹的這個故事,是從一本有關清朝文化的書中流傳出來的,
這本書是關于清朝的各種事情的記載,大大小小的各項事件都有,是后人根據各種歷史材料整理出來的。
故事發生在公元1698年,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有喜歡打獵的愛好,其實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一,因為古代雖然貴為皇帝,這些人也是沒有多少娛樂方式的。二,如果在外面經常打獵還可以鍛煉身心健康,順便弘揚武德。
而康熙皇帝也是非常喜歡打獵的,這一年康熙帶著自己的眾多隨從開始了外出打獵的活動,當時他們所準備的獵場是木蘭獵場。
每一個皇帝都有屬于自己的獵場,這些獵場只能皇帝進去打獵,其他人是不能進去的。
而木蘭獵場當中的近1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都是康熙打獵的地盤,當然康熙每年都會進行這樣的活動。當時他們帶領著隨從浩浩蕩蕩的跨過了一個河流,然后康熙覺得自己應該休息一下,所以就命令整個部隊全部都停下來休息之后再趕路。
當時康熙在坐下休息的時候,發現頭頂上的一座山上面綠油油的,風光十分不錯,
而當時天氣晴朗,萬里無云,康熙在登上山頂的時候,覺得此情此景應該做一些比較儒雅的事情。
當時他隨身的侍衛手中帶了棋盤,而康熙本身也喜歡下棋,所以就找自己身邊的人和他對弈一盤。
當時他讓自己的大臣李光地和他一起來下棋,而李光地在乾隆身邊已經做了快30年的官兒了,當然和皇帝下棋,他肯定知道怎麼把握分寸。
每一次他都巧妙地避開了乾隆在棋盤上的要害,而這是李光地在讓乾隆,不讓不行啊!
對方是貴為天子的人,如果贏了皇帝一盤棋,要是惹得皇帝不高興了,引來殺頭之罪就得不償失了。
當然康熙自己也明白,自己的部下和他下棋的時候肯定都是非常拘謹的,他也知道別人是給他留面子,但是一直這樣下棋,他自己也沒有辦法過癮,
所以他就想了一個計策,當時他對周圍所有的隨從說:如果誰能夠下棋,把我贏了,就重重有賞。
聽到皇上說這句話,很多人還是不愿意下棋,腦袋重要還是金銀財寶重要,這些人還是分得清的,但是還是有那麼幾個愣頭青。其中就有一個康熙的貼身侍衛,叫那仁福,他聽到皇帝說贏了棋局之后重重有賞,這個時候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了。
當時他就舉手報名,要和康熙下一盤棋,看到終于有人來認真和自己下棋了,康熙非常高興,就立刻讓他來到棋盤前面。
這個侍衛不像別的大臣一樣擁有多年的官場經驗,他就是一個菜鳥,一個愣頭青。
別人都已經給他使臉色了,要讓他給皇帝放水,千萬不要贏了,但是那仁福在下棋的時候,
一心想著康熙的那一句重重有賞,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別人給他使的眼色。
而說來也巧,這位貼身侍衛本身也是個象棋高手,在平時和朋友下棋的時候也未嘗敗績。
康熙其實本身象棋水平也不高,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兩個人還玩的有來有回,但是過了一會兒康熙就漸漸地落了下風。
當時,陪在皇帝身邊看這場對弈的人,早就看出其中的端倪了,他們知道這個侍衛是個愣頭青,要是再下下去,可能性命不保。
然后這些大臣當中有比較機敏的,他們為了保住這個侍衛的性命,同時也為了化解康熙的尷尬,所以就大喊一聲:萬歲爺,剛剛那邊過去了一只大老虎!
康熙一聽到有老虎要打,就立刻扔下了棋子,挎著弓箭就上了馬,并且他還不忘對這位侍衛說:
你就乖乖的守在棋盤前面,不要離開。我打獵回來之后,再接著下棋。
說完這句話,康熙就和其他的隨從一起縱身上馬,追著遠處不知道有沒有的老虎,所有人都走了,只留下那個侍衛呆呆的坐在棋盤前面。
當康熙的整個打獵活動結束的時候,他們就要返回紫禁城了。
但是這已經是十天之后了,當他們在回去的路上路過原來下棋的地方的時候,所有人才回想起來,不是當時還把一個侍衛留在了這座山上嗎?
康熙也不知道那個侍衛還在不在,但是他還是想去山上看一下。
但是等到這些人上山之后,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因為康熙讓這個侍衛一直待在這個棋盤前面,
當時皇上所說的話就是圣旨,沒有人敢違抗,而這個侍衛就一直跪在棋盤前面,沒有挪動地方,結果活活的餓沒了。
而康熙在看到眼前的景象之后非常痛心,說了八個字:君而無信,何以為君?成為了千古名言。
其實這是康熙對自己的自責,他非常欣賞這個侍衛一諾千金的品格,
同時也斥責自己,居然把這麼大的事情給忘了,他貴為天子,別人對他說的話非常的重視,可是自己光顧著游玩,就這樣斷送了一條年輕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