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不論是清朝的歷史劇還是前些年流行的宮斗劇,皇帝的后宮那些皇后、妃子們,除了華麗的服飾和高聳的頭飾外,還有一個非常顯眼的裝飾,就是手指上戴著長長的指甲套,這個夸張且略帶幾分怪異的裝飾物,到底是怎麼成為清朝妃子們寵愛的飾品的呢?她們為什麼要戴這長指甲套?除了好看之外,其實是為了方便帝王。
保護指甲
這個長長的指甲套,又叫護甲套,顧名思義,就是保護指甲。這也是它最原始的用途。這個指甲套并非清朝才有,早在漢朝就有了指甲套。《孝經·開宗明義》有云:「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就是說頭髮和皮膚等身體的器官都是父母給的,不能隨便損壞它們,要愛護它們,這是孝順的開始。所以,指甲也和頭髮,皮膚一樣,需要好好地愛惜。
于是,指甲套便應運而生, 古人帶上它,可以保護指甲不受損傷,就像他們愛護頭髮,不能輕易剪掉一樣。不過,漢代及以后的朝代,并沒有大量使用這種指甲套,雖然明朝宮廷也有此類指甲套,但是并不常見。
所以在我們的印象中清朝之前的朝代幾乎沒有見過, 而到了清朝,后宮的妃子們幾乎人手都戴著指甲套,幾乎所有的清宮題材的電視劇都會出現指甲套,還有慈禧太后,幾乎時時刻刻戴著指甲套。
如上文所述其最初作用,就是保護手指甲,當然也有美觀的作用,畢竟戴著顯得手指更加細長,而且指甲套也算是飾品的一種,就像戒指、耳環一樣,不過指甲套能在清朝宮廷廣為流行,作用可就不止這麼簡單了。
彰顯尊貴身份與防身利器
這其中的一個作用,就是彰顯身份。仔細看,會發現這些指甲套可不是普通的材質,有金有銀,還鑲嵌著各種珍貴的寶石和珍珠、瑪瑙、翡翠等,上邊雕刻著各種精美的花紋,簡直華麗無比,這樣造價不菲的高檔物品,才能配得上身份高貴的宮廷妃子,普通家庭的女子可是沒有資格佩戴的。
而且,戴上這樣的指甲套,可就不方便干活了,所以,能帶指甲套的人,都是王公貴胄家的女子,不用自己干活,不用為生計勞累奔波,可以說是衣食無憂。
時間到了清朝,不但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沒有資格佩戴指甲套,當然她們自己和她們的家庭也負擔不起這樣奢侈的物品, 但即使是普通大戶人家的大家閨秀也不能佩戴,只有宮廷里的太后、皇后、各種高級別的妃嬪才能佩戴,無疑這成了尊貴身份的象征。
而除了標榜自己身份的高貴和特殊之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防身。細長的指甲套,頂端尖如利劍,所以造型怪異,甚至有人戲言,像鬼的指甲,看著有些瘆人,特別是配上慈禧老年時那陰沉的臉,更顯得陰森,但慈禧就是指甲套的忠實擁躉。
當然,所謂的防身,不是簡單地用指甲套尖去戳人,這可沒什麼威力, 但是如果指甲套尖沾上烈性麻藥之類的藥物,可就是有效的武器了,即使無法將歹人直接除掉,至少可以讓指甲套的主人暫時逃脫危險。
慈禧的手指甲套就經常處于這樣的戰備狀態,可能也是源于慈禧的政敵太多,特別是躲在暗處伺機報復的敵人,在侍衛無法時時刻刻守護在身邊之時,救命還得靠自己, 所以這種不安全感,賦予了手指甲套防身利器的特殊身份。
服務于君主,也是有利于妃子
除了保護指甲、美觀和防身,手指甲套能在清朝后宮流行起來,必定還有它更特殊的作用,那就是服務于君主,這也可以看作是彰顯尊貴身份的一個實用而深層次的延伸用途。
眾所周知,后宮的妃子們都是皇帝的女人,自然要在各種細節上為君主服務,這也是在爭取自己的利益。清朝后宮妃嬪無數,康熙皇帝就冊封了6位皇后,63個妃嬪,當然實際后宮的女子可遠遠不止這些.
這麼多妃子,有些皇帝可能一年都不會見上一面,怎麼可能對所有的妃子都有印象,所以當皇帝翻牌的時候,可能早已記不住這個妃子的身份,但是每次詢問太監,豈不是很尷尬,而這個時候,手指甲套便發揮了它識人的用途。
不同等級的妃子,手指甲套樣式和材質也有不同的規矩,每個手指甲套的裝飾和花紋也會有所不同,皇帝依此可以辨別該妃子的身份高低,畢竟,身份高貴的妃子也是政/治婚姻的產物,皇帝也不敢輕易怠慢這些妃子。
因為還得依靠這些妃子身后的皇親國戚來協助治理國家。而不同的手指甲套,也便于皇帝記起妃子們不同的特點,從而加深印象, 一個漂亮且有特色的手指甲套,說不定能讓皇帝印象深刻,而更加恩寵手指甲套的主人,這才是手指甲套在清朝后宮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指甲套雖然一度在清朝宮廷流行,但也是因為指甲套與那個時代聯系在一起。而其在現代社會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不過現代的很多年輕姑娘都喜歡做美甲,不但可以起到保護指甲的作用。
美甲各種美麗而創意十足的圖案和造型,也讓愛美之心人人有之的姑娘們和小伙子們賞心悅目,獲得了視覺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