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下令開鑿大運河,究竟是為了自己享受?還是為了國家發展?

天空之城 2022/04/15 檢舉 我要評論

在隋唐歷史中,隋煬帝從登基后便開始建設自己的王朝,大興土木,在當年秦始皇的基礎上繼續修建長城,為了保護長安、洛陽等地的安全又下令開鑿了一條兩千里的壕溝,并修建了洛陽城與西苑等地,而其中修建大運河更是讓百姓財匱力盡。

大運河,是古代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筑,是世界上最長、工程最大且最古老的運河之一,全長總共兩千七百里,其中包括了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以及浙東大運河三個重要部分組成,對于中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隋煬帝時期開鑿的大運河是以洛陽為中心,分別為通濟渠、山陽渠、永濟渠和江南河四段,這項工程耗費了民力數百萬,不少的百姓都因為修建大運河而犧牲了自己的性命,根據記載,由于大運河的開鑿工程浩大且時間緊迫,所征用的男丁不足最后甚至將成年婦女抓來服役。

隋煬帝修建大運河的舉動在當時看來是荒唐之舉,因為隋煬帝修建大運河是帶有方便自己游玩江南的私人目的。但不得不說這項工程利在千秋,促進了南北交通運輸和文化之間的交流,

以及經濟的發展,對中國后來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大運河的修建并不是隋煬帝一個人的功勞,大運河的河道早在春秋到南北朝就已經留下了,而隋煬帝也是在這些河道的基礎上開鑿的。后世的唐朝、北宋、明朝、清朝等都為大運河的疏通修整做出了不少貢獻,因此大運河能夠造福后世,是幾千年來眾多王朝的功勞。

隋煬帝繼位后,并沒有遵循父親隋文帝「成由儉,敗由奢」的忠告,在繼位后便開始了窮奢極欲,縱情聲色的生活,連年的大動作使百姓苦不堪言。

大運河的開通給隋煬帝的出行帶來了便利,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到大業十四年,短短的十幾年,隋煬帝曾三下江都,到其他地方游玩更是數不勝數。并且每次出游都是:「從行宮掖,常十萬人,所有供需,皆仰仗州縣」,因此沿途的官員為了保住自己的前程,只能拼命地壓榨百姓。

大業元年三月,隋煬帝下令修建大運河,同時派遣官員前往江南督造龍舟、樓船等船只數萬艘。并且每次出游都帶著后宮、百官以及十萬軍隊,除了自己乘坐龍舟之外,文武官員達到五品以上的給予樓船,九品以上的給予黃蔑舫,所征用的船夫足有八萬人。可見巡游的隊伍十分浩大,耗費的民力財力更是不計其數。

并且沿途的州縣,每五百里內都得獻上美食,獻上的美食以及物品若是能讓隋煬帝滿意便可加官進爵,若是不滿意,小則訓斥,大則除之。

關于大運河的建造,歷史上對隋煬帝的這一舉動褒貶不一,有人說隋煬帝為了一己私欲耗費國力民力為自己提供享樂的便利,還有一種說法便是,隋煬帝也有成就千古一帝的夢想,但卻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因此才讓國力強盛的隋朝走向了末路。

從隋煬帝幾次巡游江都排場極大,窮奢極欲的表現來看,并不排除這樣的可能。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大運河的開通可以降低物資運輸的成本提高了效率,并且還能運兵,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統治,因此修建大運河也是符合國家利益的。

如此浩大的工程僅僅十年便完成了,其中還頻繁發動戰爭,可以相信百姓經受了多少苦難,又有多少人犧牲在這些工程中,但這些并沒有在隋煬帝的考慮范圍之內。

而官員們也曾提出異議,但隋煬帝容不得他人的質疑,一旦有人提出不同意見,便將其除掉,這也是他被稱為昏君的原因之一。青壯年勞動力都被拉去修建大運河了,農耕荒廢,百姓的日子日益窘迫,怨聲載道。不論在哪個朝代,百姓都是國家的基礎,若是百姓的日子過不下去了,必然會起義造反,因此隋朝的滅亡也在情理之中。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