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唯諾諾的「現世寶」
范進參加二十多次科考, 40余歲才考中了個秀才,年過半百終于中舉了,卻也因此高興瘋了。
然而人人都以為這是一個諷刺故事, 卻沒想到這其實是一個「勵志」故事。
那麼你知道, 中舉發瘋后的范進后來怎樣了嗎?又有幾人知道他后來官拜朝堂,變得非常牛了呢?
古代封建社會的尋常百姓,想要出人頭地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讀書、考中進士、入朝為官,將來才有成為人上人的機會。
但是想要考中進士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究竟難到什麼程度呢?
古代的進士是古代科舉考試中最高等級的功名, 已經是相當于現代的博士學位了,范進所處的朝代是明朝時期,而明朝想要中進士的難度更上一層樓。
古代人常說「十年寒窗苦讀」,他們口中的苦是真的苦,完全不是現代人在學校里衣食無憂,只需要學習就可以的程度。
范進出生在一個窮苦不堪的家庭,就連「寒門」都算不上,就是一個連棉衣都買不起的窮民、最低等的百姓, 這樣的條件,是絕對不可能有錢去讀私塾的。
沒有人能教他,他就只能自學,一個沒有背景、沒有錢財、又不肯上進的人,誰會看得起呢?
當然了, 也有人會說,他肯讀書難道不叫上進嗎?
站在范進的角度,他有這樣的志向的確讓人敬佩,但是如果站在他岳丈的角度,他就是一個整天不務正業、忠厚沒用的窮鬼。
岳丈胡屠戶瞧不起他,每天都用不堪入耳的語言對他進行辱罵,但是范進卻唯唯諾諾,絲毫不在乎,只因胡屠戶每天還給他一點錢, 他要是努努力,還是可以攢夠盤纏的。
范進為了能考上功名,外界的一切他都不在乎,什麼面子里子,只要能活著,他就有考上功名的希望。
他每天并不工作,就是把自己給憋在屋里讀書,家里都是靠老母親跟妻子去打點,實在困難了岳丈就來接濟一番,但是還是免不了一頓痛罵。
胡屠戶只要一看見他就氣不打一處來,張口就罵道: 「簡直是現世寶……」
范進絲毫不往耳朵里聽,被人罵兩句又不會掉塊肉,只要為了考取功名,他可以逆來順受。
不過盡管這樣范進也還吃不上一頓飽飯,他原本是家里的頂梁柱,但是卻沒有半點收入來源,還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封建時代的女子不允許拋頭露面,兩個女人家能賺幾個錢呢? 胡屠戶對他恨鐵不成鋼完全能理解。
范進從20歲就發誓一定要出人頭地了,但是一次次抱滿希望地趕考,一次次失望而歸,越是這樣他越不甘心,只要經歷一次失敗,他必定會更瘋狂的讀書。
家里已經揭不開鍋了,范進也沒想著做點什麼去補貼家用,就算一個再沒用的書生,上山去砍點柴總能賺點飯錢。
他可憐是可憐,但是家人跟鄰里鄉親看不起他也是有道理的。
直到過了40多歲的年紀,范進終于考中了秀才, 從「窮書生」一躍變成了「窮秀才」。
那麼中了秀才后的范進為什麼還是不知足呢?
能考中舉人究竟有多厲害?
很多影視劇中說「考中秀才,衣錦還鄉」,人們總是誤認為中了秀才就是功成名就了,而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是:
秀才什麼都不是!
明朝時期的秀才一般就是指科舉中院試的學員,說白了, 就是中了秀才就有資格開始接下來的科舉考試了。
秀才相當于現在的小學至國中的學歷,就是說已經完成了最基本的教育,接下來就可以真正去為人生而努力了。
鄉中的秀才可當不上什麼官員,就連一些知縣這種芝麻大的官都是沒資格當的,頂多在府衙上被尊重一些,因為有學問,偶爾會讓當地的官員叫去協助處理一些事務。
所以對于范進來說,別人十年寒窗苦讀, 他二十年寒窗苦讀,是絕對不甘心就只停留在秀才這個階層的。
不過中了秀才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可以免除很多賦稅徭役,這顯然能夠給范進的家中帶來很大的生活改觀。
他從中秀才到舉人用了十年的時間,其實還算是比較厲害的,而這也是建立在他只是一個窮苦百姓的基礎上。
封建朝代的科舉制度并不是公平的,事實上就是因為官場太過腐敗,導致窮苦百姓考中功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舉人也僅僅是相當于現代的本科學歷,中了秀才的人才有資格繼續考取舉人,但是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科舉考試雖然是打著「公平」的旗號, 但是實際上明朝官場的腐爛,就注定不可能存在公平,就連范進自己也沒想到,自己真的有機會能中舉。
盡管成為秀才被免除了很多賦稅,但是家里沒有什麼收入來源,他的生活依舊過得非常困苦, 這天他已經餓了3天沒吃飯了,在家中餓的頭眼昏花。
他去找岳丈借錢,沒想到岳丈還是對他一頓罵,臨走也沒給他一點錢買吃的,最終范進還是東拼西湊借來了一些盤纏,再次決定出發去參加鄉試。
這次的范進究竟是什麼心情呢?
也許經歷過多次失敗后已經麻木了,也許還是抱著希望,決定放手一搏, 總之他潛意識里還是沒想過自己能中舉這件事。
這離他來說太遙遠了,甚至他自己也明白,這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范進參加完鄉試后回到家中,又繼續以前那種渾渾噩噩的日子,書還是要繼續讀,然后攢點錢等3年后繼續參加考試。
畢竟如果突然不讀書了,他也不知道該去做什麼,然而誰也沒想到,意外就是來得這麼突然。
一舉中進士,官拜四品
這天全家人都餓的暈頭轉向了,70歲的老母親都餓的沒有力氣了,家里還有最后一只雞,老母親就對范進說:
「你去把雞賣了吧,換點米糧回來。」
范進只好去后院抱起雞,打算拿到集市上去賣,誰知他前腳剛走,后腳村里就響起敲鑼打鼓的聲音,一堆穿著官服的人來到他家,說要恭喜范進。
老母親嚇了一跳,趕緊請鄰居去集市上找范進,鄰居馬不停蹄地往集市上跑,來來回回找了好幾圈都沒看到范進。
這會兒的范進正在集市上心不在焉地亂逛,打算找個好買家呢!
正在他躊躇間,突然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他東張西望了半天,終于發現鄰居正在人群中叫自己,鄰居跑進了對他說道:
「范進,你中舉了!」
范進一瞬間根本沒反應過來,他雙眼迷茫地問鄰居: 「你剛剛說什麼?」
鄰居又重復了一遍: 「你中舉了!」
范進第一反應就是這一定是耍他的, 畢竟鄰居都瞧不起他,他已經習慣了,中舉這事雖然他一直在幻想,但是當真是變成現實,他根本不敢想。
鄰居沒辦法,只能拉著他往家跑,等到了家門口后,范進發現家中一些穿著官服的人,這些人一見到他就喊: 「恭喜范老爺。」
只要中了舉人,就相當于已經踏入仕途了,雖然不能立馬上任,但是有了當候選官員的資格, 也就是說能入朝為官是遲早的事。
他一下子就能從窮苦百姓一躍成為「階級官員」,這就說明他的后半生已經完全可以擺脫貧民了,在鄉間也被稱作「老爺」,不再是百姓了。
只見這些報喜的官員簇擁著他說話,就連鄰居也圍了過來,眾人不再是往常那種輕蔑的神情,反而帶著吹捧、討好、小心翼翼。
直到此時此刻,他才終于反應過來, 自己中舉了!
年過半百、渾渾噩噩了半生,在沒有任何準備下,他得知自己考上了舉人,這巨大的沖擊讓他一時間根本沒法承受,陡然間腦中一根弦被繃斷了。
范進瘋了!
他瘋瘋癲癲、情緒已經完全不受控制,頭髮也散落下來,跑著跑著跌進泥里也不自知,爬起來繼續跑。
范進的瘋病持續了好一段時間才緩過來,發過瘋的他終于能接受現實了。
那麼中舉后,他到底有多牛了呢?
原先他是被瞧不起的窮秀才,岳丈見他就是辱罵,然而現在岳丈的態度陡然轉變, 不但主動拿出一筆巨款來祝賀他,還帶了很多肉送給他。
原先那些不曾睜正眼看過他的鄰居,現在也紛紛前來討好,就連一些鄉紳都給他送房送錢,一來希望他能不計前嫌,二來希望他發達了能提拔一下。
三年后的范進再次進京趕考,竟然一舉考中了進士,能考到這個地步的人已經是非常之人了,他在朝中拿到了官職,并且還去了京師任職。
官場上的范進沒有半點頹廢之情,他勤勤懇懇,數次升職, 成了朝中正四品官員,擔任山東學道!
范進中舉是一個諷刺科舉、諷刺官場的故事, 但是也無不是一個底層百姓為了夢想、為了前途奮力拼搏,與天命斗、與腐爛的朝廷斗的勵志故事。
最終實現了夢想,哪怕已經年過半百,這半生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那麼你認為范進真的值得被人嘲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