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考古卻發現「女媧」,還找到煉石補天山,專家:補天是真的

天空之城 2022/04/22 檢舉 我要評論

中國歷史文明璀璨輝煌,在上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流傳著女媧補天的傳說,在很多人印象中女媧補天是一種神話故事,并不是真實存在的。

然而在1981年的時候,考古學家不僅在遼西一帶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女媧像」,而且還找到了她「補天」的相關證據。

中國民間廣泛流傳女媧補天的神話

在唐朝時期就有學者記載,在人類還沒有誕生于世之前,女媧的哥哥和姐姐就住在崑崙山中,他們詢問蒼天,是否同意他們結婚在一起,如果不同意就讓煙散,沒想到煙真的聚集在一起了,女媧的哥哥和姐姐成為了夫妻。

而哥哥姐姐能結為夫妻跟女媧有很大的功勞,女媧求神助人成親也廣為流傳。此外,在《淮南子》中有過這樣的描述:古有四極棄,九州裂,天不蓋,地不擔,火不分青紅皂白,海無邊,獸食人,鳥奪老弱。

所以,女媧煉五色石以補天,破整足以立四竿,殺黑龍以齊濟周,積葦灰以止[淫.蕩]水。天補,四季正。女媧補天救萬民于水火之中,正是有了她這樣的此舉,才有了璀璨輝煌的中華文明。

在很多人眼中,女媧補天似乎只是一個神話故事,但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是存在的,而且考古學家也尋找到了很多蛛絲馬跡,難道這件事確實是真的嗎?

紅山文化遺址——女神

紅山文化遺址的具體位置是在遼西凌源和喀左及建平的三市交界處,第一次發現紅山文化的人并不是中國人,而是日本人名叫鳥居龍藏,1908年他在東蒙古地區進行考古調查中根據當地人提供的線索,找到了新石器遺址,并且編纂成書《蒙古旅行》。

在1955年考古學家根據相關線索首次發現了這處古代遺址,并將其命名為紅山文化遺址。而且這里曾經還發現了很多有價值的文物,比如眾所周知的玉豬龍,玉鵠鳥等陶玉器。只是因為當時考古技術有限,一直未進行考古挖掘。

在1981年的時候,在一場文物普查的活動中,紅山文化遺址再次呈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考古專家的詳細勘探中,原來紅山文化遺址并不是一處,而是數座文化遺址群構成的,它把中華歷史文明向前推進了至少一千年。由于此次考古規模很大,任務繁重,所以考古隊員每次都是很晚才要收工。

在偶然的一次高強度工作結束中,一位隊員因為肚子疼想尋找僻靜無人之處去方便一下,殊不知他差點被一塊石頭絆倒,就在這名隊員低頭尋找的時候,他無意中發現了一塊形狀特別怪異的石頭,在仔細一看的時候,他差點嚇了一跳,這哪是什麼普通的石頭分明就是一只「鼻子」。

只不過這只鼻子是陶土燒紙而成的。欣喜若狂的他立刻把其他隊員招呼過來,考古專家也聞訊趕了過來,這種鼻子的原型似乎就是塑像,應該出現在寺廟之中。

按照他們的猜想,經過詳細的勘探尋找,考古隊員意外發現了另外一處遺址,而且這個遺址似乎就是神廟,難道這個鼻子原型塑像就是來自這里嗎?

在不斷深入挖掘過程中,一尊殘缺的神像浮出了水面。根據專業檢測,這尊神像應該是最早的女性塑像,考古專家將她稱為紅山女神,她的外貌特征與內蒙古人很相似。

那麼,這座女神塑像和女媧又有什麼關系呢?隨著這座神廟的出現,考古隊員們又在其他地方找到了「女媧煉石山」,這座山是層層遞減的,猶如「金字塔」而且考古專家還發現了很多彩色陶片和坩堝片,在6000年前還沒有出現青銅器的時候就出現了坩堝片嗎?

一時間,大家不禁與女媧煉石補天聯想到一起,雖然這樣的聯想有些牽強,但是當時的考古專家也無法找到更多的證據。雖然沒有充足的證據,但是在考古專家眼中紅山女神就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女媧,它給中國華夏歷史帶來的歷史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紅山文化和女神的發現是在中華文明起源中「先走一步」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中華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每個華夏兒女都應當銘記于心!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