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開3封遺書,出自僧人之手,揭開了朱元璋不對付日本的原因

天空之城 2022/05/06 檢舉 我要評論

我們都知道,中國最國富力強的時期就是漢唐,漢朝開辟了古絲路,讓中國為外界所熟知。而唐朝則擁有最強壯的兵馬,最豐盈的糧倉和最開放的人文氣息。

李白作詩云: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進游何處,笑如胡姬酒肆中。

寥寥幾筆生動勾劃了盛唐的富足、熱鬧和開放,街邊隨處可見的胡姬側面為我們提供了當時盛唐萬國來朝的景象。

在李世民即位期間,這位開國皇帝的手腕讓日本并不敢造次,相反,日本還屢屢派人來大唐朝拜,學習中國的各種制度、文化和科技技術, 至今日本的建筑風格和傳統服飾上依然可以看到很明顯的唐朝痕跡。

李世民去世后,他的第九個兒子李治登上了皇位,日本以為自己會因此有機可乘,試探性的派兵攻占了朝鮮。

顯然,李治也不會是一個任人揉捏的軟柿子,看到自己屬國的權利被侵害,李治派手下的大將前往朝鮮增援。

作為一個地少人更少的國家,日本自然承受不住如此大規模的反攻,被大唐的人馬打了個落花流水,灰頭土臉。

那時候,日本常常派小股浪人來中國邊境擾民,打了就散,不理他們他們又會湊上來騷擾,十分猥瑣,所以當時的國人也稱日本為倭國。故而,這場戰爭也被描述為一次抗倭的重大勝利。

也許是在這場戰爭中被中國打怕了,在此后的八百余年來,日本這個小國一直龜縮在島上,再也未敢來大規模侵襲中國。

游牧民族 鐵騎來襲

盡管在這場戰爭中一敗涂地,面臨巨大的損失,日本也依然沒有斷絕覬覦中國廣袤領土和豐富物產的野心,身為一個小島之國,日本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

而中國這邊又經歷兩次朝代的更迭,趙匡胤統一了中原建立了宋朝,隨后,草原上的忽必烈又滅掉了南宋,建立了元朝。

作為游牧民族,征伐是他們刻在骨子里的天性,因此,忽必烈十分看不慣時不時前來騷擾的倭國,決心給它一個教訓。

作為馬背上的民族,忽必烈的騎兵天下無雙,甚至可以打遍整個亞歐大陸無敵手,卻不怎麼擅長水戰,況且海上的氣候多變,非人力所能控制,因此,忽必烈兩次出海東征,都因為天氣原因而失敗了。

日本倒是對此很感激,認為是神風相助。甚至后來日本在二戰的時候和美國打仗,組編了一支自盡式襲擊的非人道隊伍,就起名為「神風特工隊」,以鼓舞士氣,并且期冀求得神的再次庇佑。

不過這恰恰證明了并沒有所謂的「神」,日本在二戰中一敗涂地。

大明風華 重拳出擊

元朝很快走到了盡頭,朱元璋以一個乞丐的身份在亂世之中建立了大明王朝,這也是中國最后一個漢人王朝。如此英明神武的朱元璋,卻依然拿這個小小的倭國沒有辦法。

在歷史上,明朝屢屢被日本冒犯,這讓朱元璋很是惱火。

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案舉國震驚,朱元璋在探查期間,發現這人竟然同倭國有勾結。

朱元璋是一個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傳聞他在位時,嚴抓貪污腐敗,除掉的貪官數不勝數,而此刻,一國之丞相,朝廷的肱骨之臣,居然和一個小小的敵國勾勾連連,這件事完全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處決了胡惟庸后,朱元璋猶不解氣,他想把這個屢屢在自己底線上起舞的島國也消滅掉。

朱元璋叫來了自己的大將商量對策,但是大將給朱元璋的建議是不要攻打。日本蝸居島上,第一沒有物產第二沒有疆土,又窮又難打,實在是弊端大于利處。

這位將領一定不知道,自己的觀點和日本一位同時代僧人的觀點居然相差無二,那個僧人叫祖來。

三封遺書 真相大白

在很多年后,一位和尚的三封遺書首次問世,為我們揭開了一層日本與大明王朝關系的神秘面紗,這個和尚就是祖來。

根據歷史的記載,當年朱元璋曾派人去日本,對他們屢屢冒犯邊境的行為提出警告,但當時的日本國內部一片混亂,正處于兩派斗法的時刻,其中一派接待了朱元璋的人,還讓和尚祖來去大明上貢。

在歷史上,很多時候,和尚因為堅韌的信仰和較高的學識而愿意游走四方,承擔了國與國之間文化交流的作用,在古代,就有西天取經的大唐高僧玄奘,而祖來訪華,顯然政/治意味更濃厚一點。

祖來在大明生活了一段時間,近距離考察了中國的風土人情,這次考察在史書上是有記載的。

據說,祖來后來又來了幾次中國,但可能是以個人身份來的,所以史書上對此并未有記載。祖來雖然是個僧人,臨走之前卻依然憂心日本的政/局,針砭時弊,寫了三封遺書表達自己對明朝的看法,留給后人。

這三封遺書大概是這個意思:

第一,大明王朝是很厲害的,日本遠不能及,不過明朝的海軍不堪一擊,這對日本來說是一件好事。

第二,盡管明朝是有一些海軍的,但是它們并不夠系統和完備,朱元璋是沒有辦法依靠他的海軍來達成打敗日本的目的。

第三,日本的臨近國都臣服于明朝,所以對于朱元璋來說,被包圍在其中的日本并沒有太大的威脅,朱元璋大機率是不會費盡心思攻打日本。

根據歷史來看,祖來的推測是正確的,朱元璋確實沒有下決心消滅日本,但是他依然對這個國家深惡痛絕。

后來,朱元璋將日本稱為「不庭之國」,要求本國人永遠都和日本斷絕關系,從這條信息中我們就可以窺見朱元璋有多討厭這個國家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